漫画作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本报记者 范国瑞 摄
看每年的文博会,大家都会有种感觉,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很好了。说句实话,和自己比,确实一年比一年好,可是,如果拿全球市场这把尺子量一量,就会发现,我们还差得远。在本届文博会的“文化发展战略论坛”上,商务部服务贸易司司长胡景岩就向大家展示了一下中国在全球文化贸易中的地位,美国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是42.6%,中国只占1.5%,美国电影去年的海外票房是183亿美元,中国只有3.6亿美元。
如此之大的差距,靠什么才缩小?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任何一个生机勃勃的产业,都是一个美味可口的大苹果。那么,我们怎样让中国的文化产业变成一个大苹果呢?可能我们首先应该定位一下大苹果的果核、果肉和果皮,也就是明确一下文化产业的内在结构。
对消费者来说,果核最不重要。但对生产者来说,果核才是产业发展生生不息的根本。文化产业的“果核”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工业化的运作方式。纵观我们的文化产业,有两个特征,一是事业化;二是作坊化。事业化是指很多文化产业机构由事业单位脱胎而来,烙印很深。作坊化是指很多公司从草台班子起步,规模大了,也只是个放大的草台班子。这两个特点,对中国文化产业制约很大。而反观美国的文化产业,其工业化内核非常强大,电影、动漫、游戏、出版,不管什么行当,企业的内核都是一台大机器的制度化、流程化、专业化、标准化运作。这样的产业特征,才能够复制,放大,才能获得稳定而快速的成长。在国内,我们无法统计到底有多少企业懂得工业化运作,但可以肯定的是,凡是迅速成长的文化产业,必然有一颗工业化的内核。
对消费者来说,果肉的滋味是吸引人的关键,所以,文化产业的“果肉”无疑应该是创意。从生产的环节来说,有没有创意,将决定我们的文化产业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什么位置。从消费环节来说,没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就像味道不好的苹果,价钱再便宜,都很难吸引消费者。关于这一点,相信大家都会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无须多言。
再说“果皮”。既然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果皮”,就应该是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了。这层皮不仅是中国文化产品的识别系统,同时也让中国文化产品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和底蕴。举个简单的例子,香港人和美国人都拍过《无间道》,大家用的是相同的创意,可是,因为电影用的是不同文化的皮,看过一个版本的人反而会更有兴趣去看另一个版本,这就是文化这张皮的神奇。当然,很多人会觉得,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竟然只是“果皮”,有点无法理解,更有点无法容忍。其实,这当中有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不同立场。我们以张艺谋的著名景区“印象”系列为例,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一定认为自己消费的主要内容是当地文化。可是,从这个产品的创造者张艺谋的角度来说,这个系列的核心价值,无疑是张艺谋团队的超强创意能力,不同之处,只是在不同的地方穿上不同的衣服而已。所以,民族牌人人会打,但只有张艺谋打处最好,其原因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