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文博会规模大内容多层次高,在展示交易交流宣传等各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功
第二届文博会吸引来了一大批中外著名文化城市和地区展团,集中展示了城市形象、投资环境、产业项目、文化旅游等,大大推动了文化产品交易,为文化产业的腾飞提供了坚实"跑道"。记者岑志利摄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刘众李兴华)五月的深圳,文化的春天。
在期待的眼光与收获的行囊中,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圆满落幕。
一串串律动的统计数字,仿若布谷鸟婉转的啼音,传送着成功与喜悦的信息:4天会期,吸引90.63万人次参与,比首届超出42.93万人;投融资与交易成果喜人,合同金额53.38亿元,比首届增加了2倍多。
一句句真诚的评价赞语,宛似满蘸颜料的画笔,描绘出盛会不断成熟的"年轮":委内瑞拉文化部部长诺瓦斯指出,这里可以看到现代的建筑设计,传统的民间艺术,同时也有前沿的高新技术,这种多样性让我看到了无数合作的机会。毛里求斯文化部部长高雷索则说,能在一个展会上领略到多元文化的魅力确实是一个创举,考虑将这种模式在毛里求斯推广。
一批批忙碌的国际买家,牵系着长长的产业链条,把中国文化产品延伸到广阔的海外市场:境外政府组团和企业参展144家,46个国家和地区专业观众、采购商和投资商3000多名,30%以上的成交案例与海外买家有关,仅一个深圳怡景动漫基地动漫产品出口合同交易额就达1.17亿元人民币。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深圳,文博天下。
团体接单、现场联姻、招商引资
文博会是一个文化采购持续"升温"的交易"平台"
如果问,文博会场馆什么内容最具热度?答案是,采购与交易。
文博会开幕前一天,就传出让人振奋的一则喜讯:艺展中心分会场甫一开幕,两名客户就与德国、美国客商签下了总额2.08亿美元的国际采购订单!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分会场也在当天签订了200多份交易合约,交易额突破亿元。
大幕未启,买卖双方就开始"迫不及待"频频"联姻",如此巨大的交易"热情",已经让人对本届文博会到底会创下多大的交易量充满了遐想。
买卖双方果然不负众望。文博会进入第一天,交易量立刻迅速蹿升,形成一股热度灼人的交易热潮。
在水贝珠宝分会场,外商当天的总采购额超过了1700万美元;河南焦作市共签约了黄河文化园招商引资协议、太极文化园招商引资协议、云台山文化园招商引资协议等6个项目,签约金额达5亿元……
接下来的几天,交易量继续升温,成交大单汹涌而来,让会场内外的人们目不暇接。水贝分会场19日迎来开幕以来最火爆的一天,成交额超过了3亿元人民币;同一天,在大芬村卢浮宫油画交易中心,9家核心企业与13家来自世界各地的油画经营商,当场签署了1.36亿元人民币的订单……
紧接着,备受关注的"中国书画艺术拍卖会"、"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收藏品拍卖会"、"财富大厦中国书画展览拍卖会"等多场拍卖会也集中登场,紧张、刺激、悬念迭出的拍卖活动,把展会的交易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据透露,第二届文博会共举办了7项拍卖交易活动,拍卖宗数2214件(幅),成交宗数共1212件(幅),占拍卖宗数的54.74%;总成交金额6963万元,《长江三峡图》拍出1500万元的高价。
交易之热,体现在签约规模上。
统计显示,不少签约项目投资规模较大。超亿元的项目28个,其中签订合同项目15个,合同金额53.38亿元;签订意向合作协议的13个,意向金额84.40亿元。其中签订单项合同金额最高的是法国未来乐园与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总投资额为16亿元人民币的深圳未来乐园项目;签订单项意向合作协议金额最高的是广西南宁刘三姐文化家园项目,意向投资金额达18亿元。
招商引资功能迅速增强。
签约金额较大的参展团分别为:贵州团58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70亿元;广东团7个项目签约金额40亿元人民币;广西团14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37亿元;河南团14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11亿元;河北团10个项目签约金额近11亿元;太原团9个项目签约金额8亿元。
交易领域广泛,几乎处处"开花"。
从成交情况看,在文博会上展出的各个领域的文化精品均有"斩获",无论是传统的古玩、字画,还是新兴的动漫、设计产品,都有不小的成交量。
文博会有关人士表示,文博会的参展各方非常注重团体接单的形式,不少同类性质的项目都是集中签约,这对于拿到海外订单尤其有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文博会上现场交易案例频出。不少买家往往与卖方一见钟情,短暂"恋爱"后立刻就牵手"联姻",传出了不少"佳话"。来自中东黎巴嫩的VladimirMas·tikash在大芬油画村参观,当场就与村内的集艺源公司签署了数十万元的订单;在文博会开幕当天,水贝珠宝分会场的一枚翡翠吊件当场就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买家以1450万元的价格收入囊中。
文博会组委会的一位负责人对此表示,现场交易最能体现一个展会的魅力,这说明买家高度认可展会,都是有备而来。
官员陈辞、名人献策、企业争鸣
文博会是一个文化观念碰撞"升华"的创新"讲台"
头脑风暴,让文博会拥有了思想的厚度。
连续举行的10多场高级别、多主题的论坛活动上,不同国家的政府官员、文化名人和企业精英应邀出席,大家就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慷慨陈辞、献计献策。
文化体制改革,是第二届文化发展战略论坛的重点。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东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分别演讲发言。
中宣部副部长李从军在演讲中指出,文化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推进文化创新,要立足中国实际,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吸收的关系。文化部副部长赵维绥认为,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度创新,解放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造力。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论坛同样备受关注。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在论坛上表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全球文化贸易,不仅能增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而且能够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他认为,没有名牌的企业就不可能打开国际文化贸易的局面,更不可能形成国际文化的竞争力。培育和造就名牌文化企业是中国当前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战略之一,必须要下功夫,通过改革塑造新的市场主体,培育一批名牌文化企业,担当起我国文化国际竞争的重任。中国文化要走出去,进入外国的主流文化市场,必须按照文化生产传播消费规律办事,用名牌企业推动名牌工程,创造和推销名牌产品,在竞争中占领国际文化市场。
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在论坛上提出,应努力把广东建设成为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使广东省力争在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为中国和世界文化产业展做出新的贡献。
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要有自己的模式特色,在总结、借鉴的同时,绝不能局限于过去的做法和外来的经验,要特别发挥政府的宏观和政策调控功能,在法律、政策制定、产业体制框架设定、投资、融资、税收、出口鼓励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创造和突破等等。
创意高峰论坛上,邀来了顶级大师对话,观点精彩,新意层出,成为一大亮点。
中国策划研究院副院长郑建平认为,创意产业就是在低价实践中获得高额回报的游戏规则,它是在拥挤的商品化市场中使自己的产品与众不同的方式。所以创意产业的核心就是创造巨大的差异价值,差异价值最大化就成为创意产业和创意行为的核心元素,所以创意产业是新的财富之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太平洋地区创意产业顾问许焯权认为,推动创意经济,不光是经济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一个国家有多少人在做创意,有多少申请专利的案例,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及其社会的文化层次。
嘉宾指出,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高端形态,凡是凭借自己的才能、智慧、个人禀赋以及知识产权来创造知识形态的行为,都可以把它归结为创意经济的形式。创意行为首先表现为创造力,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能力、创新能力。
报业必须创新才能更具活力。
本届文博会上,"中国报业发展论坛"同样是一个热门看点。来自国内10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负责人,围绕中国报业的发展趋势、报纸经营与品牌的构建以及网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战略问题畅所欲言。
辽宁日报报业集团负责人表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传媒市场竞争的加剧,新的发展形势对报业集团的市场主体资格和市场竞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报报业集团要求生存谋发展,不能静态地"等、靠、要",而要有前瞻性。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负责人指出,当前报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报业的发展已经到了拐点时刻。如何从传统的体制、办报理念走出来,需要通过创新进一步释放报业的生产力与创造力。
海外大项目、境外大资金、国外大买家
文博会是中国文化产品"升值"的出口"跳台"
"一个成功的展会,背后势必引来了庞大的买家队伍。文博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展会,已经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谈到对文博会的感受时,美国百老汇亚洲娱乐公司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斐尔特好不掩饰自己对文博会的"厚爱"之情。
大项目、大资金、大买家……极富魅力的文博会,让促使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国门的这些必需的元素纷至沓来。文化产品的出口"跳台"效应初现。
盛会引来数千国际买家。据介绍,本届文博会引来的3400多名海外买家没有让人失望,记者在仔细研究本届文博会的成交案例后发现,这批海外买家频频出手,几乎30%以上的成交案例都与海外买家有关;在成交数额上,海外买家更是表现活跃,不少亿元以上的大单,都是海外买家一手"炮制"。水贝珠宝分会场19日签订的近200份合同中,百万以上合同几乎都是出自外商之手,其中南非商团一个团的合同金额就上亿元。
5月21日,文博会最后一天,位于油画街1号的美联油画公司的主打产品风景油画大受外商追捧,当天签走近万张风景画作。据了解,这是文博会大芬分会场会展期间经营特色产品画廊的最大一单。
不仅仅是美联一家,文博会上受到外商追捧的企业不胜枚举。
深圳市演出公司总经理郑维茜告诉记者,国内有许多叫好又叫座的优秀剧目,但由于欠缺市场营销意识,一直难以走出国门。这次文博会上,该公司与两家美国著名演艺公司达成协作伙伴关系,将为中国舞台艺术精品走出国门做好基础工作。
在国际演艺馆参会的深圳福永杂技艺术团是个民营杂技团,文博会期间,该团一口气拿到了今年赴德、韩两国巡演的两个合同。团长王敬宇兴奋地告诉记者,文博会期间,有着130年悠久历史的美国玲玲马戏团派专人来深,与该团刚刚签下6月赴美国休斯敦等近10个城市巡演1个月的合同;无独有偶,内地一家演出公司也在此期间来到深圳,与他们洽谈9月赴韩国进行半个月巡演的计划,双方打算在文博会上签约。
文博会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跳台作用,参展的企业最有体会。"启示太大了,文博会超乎我们的想象!"守在展位上的山东聊城市文化局办公室副主任王庆友喜不自禁。文博会开幕才两天,聊城下辖的东昌府区已经与深圳一家公司签订海外代理协议,由该公司代理销售木烙国画等手工艺品,合同金额300多万元;茌平县则与香港的一家公司达成销售黑陶制品的意向。与此同时,委内瑞拉商贸部也前来接洽,要求包销茌平县的绿色食品。
虽然是第一次参加文博会,但是山东聊城不仅谈成了项目,更加收获了思想。王庆友直言:"文博会开启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资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文博会为我们推开通往国际市场的一扇窗,参加文博会,我们将有机会走向世界。"
谈到这一现象,组委会的一位负责人有感而发:"海外买家在文博会的交易中表现积极,这一点非常让人振奋。这既是文博会国际性影响的体现,同时也说明文博会在促进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上,正在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重要平台,这对于一个仅仅举办了两届的展会来说,殊为不易。"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文博会打造的文化平台,不但使深圳乃至中国的文化精品走向世界,而且吸引了国外文化产业巨头纷至沓来,大大推动了文化产品交易,使得国内文化界紧贴市场脉搏,不断推陈出新,完善产业链条,为文化产业的腾飞提供了坚实"跑道"。
难说再见--四天的会期是短暂的,而文化的交流是永恒的。
相约明年--让我们第三届文博会再会,来年的春天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