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第一届

[第1届]艺术可以创造财富——大芬油画村的故事

2017-02-28    来源:南方日报  洪奕宜    

[第1届]艺术可以创造财富——大芬油画村的故事

2004-11-17 19:53:35  南方日报  洪奕宜

大芬油画村的师傅画画的速度很快。摄影何俊

他,既是乡镇艺术家,又是公司大老板;他,曾经只懂得埋头画画,如今思量的是怎样去发展艺术产业一条龙,如何走向国际市场。他,就是龙岗区大芬村龙头企业的吴老板。

艺术文化可以产业化吗?如果可以,又该如何走市场化道路?我们不想以“是”、“不是”或者“该”、“不该”来作出简单回答。到文博会分会场走走吧,听听来自大芬油画村的故事。

将近50岁的吴老板最近特别忙,他自己已经盘算好了,17日一早他要早早起床,因为那天上午将有一个重大的活动等着他,他要做好准备工作。10点左右,他和他的400名徒弟要在大芬村参加“千人油画创作表演”。作为首届深圳文博会分会场,大芬油画村将有9项重大的活动项目登场。吴老板知道这对于他,对于他的集艺源,对于整个大芬村意味着什么。

和许多移民到深圳的外地人一样,吴老板也不是本地人,他来自粤东的一个小村。从小喜爱画画的他,一直就想当个美术老师。上世纪70年代末来到了深圳,因为贫穷,以卖画为生,“当时一张画也就5元钱,多的话10元钱,已经很不错了。”说起以前的经历,吴老板记忆犹新。

辗转广州等地之后,1989年他又回到深圳。恰好碰上了一个名叫黄江的香港画商,他在大芬村已经有了一个小规模的画廊,小有名气。于是吴就到黄江那里当了画工。随着规模的扩大,吴也萌生了开画廊的念头,于是他自己也干了起来。从自己画,慢慢地教自己的亲戚,然后招收外面的徒弟。订单越来越多,徒弟越来越多,8年前,他开了一家油画公司,取名集艺源,光听名字就觉颇具艺术韵味。

与外商洽谈,拟稿,画画,成交。吴老板说,生意好的话,每天要赶两三百幅画。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外商都慕名而来。现在,集艺源公司的油画主要出口欧美等地。

“我的一位朋友在巴黎买了一幅油画,1000多元,拿给我一看,其实就是我们的产品,出厂价也就100来块。他不信,我把画布撕给他看,他才连说后悔。”

去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吴老板到国外考察了一趟,回来之后感受很多。“外商到我们这里大批订单,转销到国外就卖了很好的价钱,为什么我们自己不直接销到国外呢?”吴老板心里暗暗思忖着,他已经盘算着在海外设几个点了。

吴老板说,虽然都是靠油画赚钱,可是现在和以前是大大不同:“以前是迫于生计,小打小闹;现在可不同了,做大了,形成规模了。”除了画廊,吴老板还开了一个艺术展销中心,展出了公司的油画作品,客户参观之后有兴趣的就会进一步洽谈。更有意思的是,考虑到经常有外商来到大芬村洽谈业务用餐不方便,他就开了一个艺术西餐厅,既供外商休闲用餐,又可以欣赏艺术作品,一举两得,效果不错。

谈到将文化当作产业来经营的问题,吴老板感触很深:“我以前也没有市场意识,但是经过一步步的实践和经验,现在明白,艺术走市场的路是对的。我觉得,不应该把艺术看得太保守,看得像宝一样,其实如果艺术可以创造出财富,是很好的事,我创作出艺术作品,然后把它通过市场推销出去,市场的信息丰富得多,它会告诉你怎样去画,怎样去创新,让你挖掘一些新的东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