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粉墙黛瓦、洛阳的巍峨城楼、台湾的小镇牌坊……在即将盛装迎人的第六届文博会2号馆创意生活馆,一处处源自古典或民俗的“地标”已经初具雏形。穿梭其中,记者深深体会到,创意在传统中孕育,传统在创意中复活。
“衣柜”中传统服装面料飘香
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无限创意,创意生活馆首次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记者昨日来到位于展馆西南部分的这片区域。在“非遗展区”较中心的位置,一排排高约3米的“衣柜”圈起了一个独立展位,衣柜前后通透,古色古香。“我们将在这些衣柜里陈放获得深圳市‘非遗’认证的香云莎面料。”深圳香云莎服饰有限公司的刘先生说。
据了解,“非遗展区”展出面积1500多平方米,设标准展位105个,重点展示有一定市场化运作水平的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产品,主要包括:陶艺雕刻(陶瓷、骨雕、玉雕、木雕、石雕、竹刻等)、传统丝质绣品(各类刺绣)、传统医药食品、传统民间技艺(唐卡、剪纸、木板年画等)。此外,还将展示非遗项目的发展历程、工艺流程和特点。
目前,已经有湖南、山东、河南省以及广州、潮州、江门、揭阳、中山、吴川等市非遗中心组织当地非遗项目,参展单位70家、展出项目达67项,展出内容包括苏绣、湘绣、汴绣、粤绣、泥塑、陶艺、木板年画、铁画、中药、酿造、凉茶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文博会期间,部分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还会现场进行互动表演,向观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原样复制台湾小镇石牌坊
在2号馆的东南角,台湾文化创意精品馆展区里的展位一色精巧细致,而一座高约5米、长近20米的“牌坊”成为其中的“大手笔”。“石牌坊是台湾小镇学甲镇的标志性建筑,这次他们参展,按一比一的比例将牌坊复制过来了。”为学甲镇设计展位的景先生介绍。
据他透露,在这座规模宏大的牌坊底下,将按台湾当地风俗摆放各种档口、铺面,展出当地台虱目鱼鱼丸等经典小吃,现场制作,邀观众品尝。“到时呈现在这里的将是一派台湾小镇集市的民俗风味。”景先生还告诉记者,学甲镇已将当地名特产品引入了深圳市场,通过文博会展示,将进一步扩大在深圳市民中的知名度。
据了解,在台湾文化创意精品馆展区,将会有台湾设计新品发布会,两岸设计交锋论坛,亦宛掌中剧团表演等活动,观众在现场还将可以欣赏到布袋戏表演文化精品。
特许商品首度亮相
文博会特许品也将走进本届文博会2号馆首次与海内外观众见面。记者在这里看到,特许品展区十分简洁,展台布置成高低起伏的长带状,工程人员正在精细地打磨抛光,届时关于文博会题材的20多种精美纪念品将在这里集体亮相。
据了解,文博会标识“七彩文”和吉祥物“文鹏”(俗称“小水滴”)等形象以前只在宣传资料中亮相过,此次他们将化身为实物呈现在观众眼前。首批特许商品即是文博会以“七彩文”及“文鹏”的形象为基础精心设计制作的,包括七彩文雨伞,七彩文书签,金色徽章,银色徽章;可爱的“文鹏”大公仔和小公仔,“文鹏”手机擦,“文鹏”琉璃项链,“文鹏”书签;还有充满动感的时尚文化衫……
省市展位争奇斗艳
2号馆的省市工艺美术展区装饰工程也进行得热火朝天。记者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及石河子市展位看到,乌鲁木齐地标式雕塑“亚心”在展位中拔地而起,整个展位呈长廊式的开放结构,长廊上方每隔2米左右有一道彩色拱门,拱门仿维吾尔族建筑的壁龛设计,民族风情浓郁。而前后七道彩门,寓意“七彩新疆”。
负责设计的惠先生介绍,展位将突出乌市民俗“七坊街”元素,展出油画、布艺、雕塑、服饰等,并将有新疆歌舞表演,相信观众将流连忘返。
洛阳展位则如一座巍峨的古城楼,飞檐斗拱,秦砖汉瓦,上方大书“洛阳”,两侧则陈列“千年帝都、国花牡丹”八个大字。在“古城楼”底下,将展出青铜器、唐三彩、北宋官瓷、木版年画等传统精品,展示厚重中原文化。
浙江省将以浙江文化精品展团的名义组织该省11个地级市全部参展。代表团负责人告诉记者,将有30多位艺术大师带来他们的艺术精品,并有着非常高的科技含量。如,真丝艺术织锦长卷《富春山居图》,采用先进的“高密度全显像数码仿真彩色丝织技术”,将收藏于浙江博物馆的《剩山图》和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无用师卷》合二为一。另外,具有浙江特色的南宋官窑冰裂纹拓雕葵口盘、丝绸版《道德经》、龙泉青瓷宝剑、青田石雕湖州湖笔等艺术精品也将在2号馆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