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拿大的枫叶旗到德国的三色旗,从土耳其的新月旗到委内瑞拉的奔驰骏马旗……昨天(18日)上午,会展中心门前,26个国家的国旗在蓝天白云下迎风招展,刚刚开幕的第二届文博会出现一道亮丽风景。浓郁的国际味,成为本届文博会一个耀眼亮点。
"本届文博会海外参展商、海外专业观众的规格和数量,都创下了深圳国际展会历史的新纪录。"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毛晓碚就此评价说,外国展团非常看重文博会这一交流平台,并想借此机会全面了解中国尚未完全开发但潜力巨大的文化产业市场。
开幕式刚刚结束,记者采访了部分海外展商和观众,在他们的眼中,本届文博会从形式到内容都在朝着国际化的品牌展会方向发展。
据介绍,本届文博会吸引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外国文化名人、使领馆人员、侨商以及3400多名海外参展商、采购商和专业观众。26个外国城市组团参展,柬埔寨、韩国、毛里求斯、塞尔维亚、委内瑞拉的国家文化部长也出席了文博会。其中,既有国内外高层政要,又有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包括美国时代华纳资深总裁彼德·沃尔夫,美国好莱坞著名作曲家乔治·莫罗德,德国世界著名工业设计大师克拉尼,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董事长兼CEO徐炳文等外国嘉宾。
记者走进海外展团云集的1号综合馆和3号传媒数字馆,国际知名传媒公司、数字设备制造商和国外演出商和经营机构以其醒目的海报、宣传照片、精美的产品介绍手册和文化观光纪念品吸引了众多眼球。作为深圳友好城市,法国维埃那省、德国纽伦堡地区、日本筑波市、意大利布雷西亚省等地区首次组成了友城文博代表团参加展会。
引进国际品牌和国外展商参展是本届文博会国际化色彩中最浓重的一笔,但并不是全部。对于场馆内容设计,意大利参展商,建筑设计师FilippoSalvaggio兴奋地告诉记者,文博会涉及了传统和前沿文化产业的不同领域,其精彩丰富的内容非常吸引人,在他看来,"专业内容为王"是展览真正走向国际化的标志。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展商AlexanderErmolenko是一个自由画家,他是通过网络得知了文博会的信息来深圳参展的。记者了解到,组委会选择全球著名的Google、百度、雅虎网站作为合作伙伴,从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间连续不断地面向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定向投放广告。在文博会网站建设方面,目前已经开通了简体中文版、繁体中文版和英文版网站。让深圳"文博会"成为所有文化产业展会的一面旗帜,形成一种"要找中国文化产品,就到'文博会'"的品牌概念。
展会是推动国际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土耳其大使馆新闻文化处前来参展推介旅游的参赞MehmetOlcel表示,深圳发达的国际贸易和经济技术产业吸引了大量海外来客,是其打造国际性展会品牌最大的优势,它为文博会的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