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报 2013-05-28
第九届文博会首设文化旅游馆,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放在一个极其显著的位置上。站在旅游角度来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角度来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市场。于是有专家总结说: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
可以肯定,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途径,文化则是旅游的灵魂和根,两者的融合必将产生潜力无穷的“叠加效应”。
核心提示
□本报记者阴祖峰陈云朋昏黄的天空下,黑土上的两条平行线逐渐延伸,充满欧陆风情的建筑拔地而起……五集人文历史纪录片《中东铁路》描绘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东北地区50多年的沧桑巨变,掀起了新一轮的“哈尔滨旅游热”……一个故事可以勾勒一个地域的旅游资源,一场演艺可以拉动一个地方的旅游热度,一位名人可以制造一座城市的旅游关注度……随着旅游由“休闲方式”转变为“生活方式”,游览方式由“观光”过渡为“体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旅游热潮都在证明一个道理:文化与旅游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
那么,在深圳文博会“取经归来”的我们该怎样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呢?
哈尔滨旅游的
灵魂之美
2010年是哈尔滨50年来最冷的冬天,偏被微博用户名为Valenti的北京青年罗曦“幸运”地碰上了,谈及冰城行的感受,小罗言道:“脸冻僵、手冻麻、脚冻木,眼泪鼻涕一起流——冰城的美是‘速冻之美’!”不过,与这些生理体验相比,冰雪文化给予他心灵的震撼才是他最美好的记忆:“冰雪哪里都有,但要想感受冰雪文化的独特魅力,哈尔滨最棒!”北京青年罗曦所言,正是哈尔滨冬季旅游的灵魂所在。漫长的寒冬带给哈尔滨人的不是对气候的抱怨,而是因地制宜的灵感和创意——以冰雕雪塑、节庆活动为内容的冰雪文化,已深深融入到这座城市的旅游产业中。屈指数来,国际冰雪节、冰雪欢乐谷、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冰雪电影节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将寒冷的冰城之冬打造得热力十足,大江南北、海内外的游客对冰雪旅游文化的热爱将哈尔滨热捧成中国最火的旅游城市之一。
当哈尔滨旅游产业寻到了“冰雪文化”这个灵魂之际,也制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连续多年,哈尔滨的冰灯雪塑持续与韩国、越南、加拿大等国进行合作交流,蜚声国际。台湾新竹每年举办的“哈尔滨冰灯嘉年华”均观者如织,哈尔滨也因此成为台湾客内地游的首选城市之一。
“近年来,以冰灯为首的哈尔滨冬季旅游产品已支撑、扶持、推动了我国多地区的冰雪旅游产业。”哈尔滨冰灯艺术博览中心主任陆军介绍说,由于哈尔滨在冰雪旅游业不可动摇的领军地位,沈阳、长春、北京等发展冰雪旅游的北方城市也在不断借鉴、学习我们的先进经验。
借船出海的外省人已走得很远。吉林等地近年来大力发掘边境风情、民俗体验、温泉度假等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其冰雪旅游的内涵;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更形成规模庞大的奢华酒店群落,可以为滑雪者提供包括购物、温泉、KTV休闲娱乐等多项服务,对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形成了部分冲击。
如何以国际冰雪旅游业的高水平发展为起点,加强个性冰雪旅游产品的建设,开发多样化冰雪运动项目,是哈尔滨冰雪旅游必须面对的课题。
地域特色文化
孵化旅游新热点
显然,一个在旅游文化开发上有更大企图心的城市,仅有冰雪,是不够的。
随着文化与旅游融合形式的多元,主题性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如今已成为许多城市旅游着力打造的新项目点。
丽江古城、杭州宋城,北京南锣鼓巷、上海田子坊,均是如此。在建设旅游产业项目时,把文化通过创意再加工,通过植入体验和互动环节,让游客们在耳濡目染和身临其境中感受到哈尔滨地域文化的多元与特色,已迫在眉睫。
有识之士将目光投到了道外区中华巴洛克文化街区。他们希望借助街区内的建筑、院落、街巷和民俗文化,为游客讲述老哈尔滨的故事,创造一个旅游文化新热点。
2008年,哈尔滨投资近3亿元实施了中华巴洛克一期工程的改造,但完工后街区内大门紧闭,人迹罕至。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定位不准,交通布局和空间设计弊端所致。
2010年6月,中华巴洛克二期改造正式开工,它以“老道外”、“闯关东”为主题定位,为盘活一期改造提供了新的机遇。项目经理姜楠介绍说,全新的“中华巴洛克”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街,区域内的历史建筑得到保护修缮之余,周边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也被同步实施,特色业态在结合区域商业文化氛围的前提下得到保留,老道外开埠时期商业街区的独有魅力有望得以重现。
与丽江古城等“吃、住、行、游、购、娱”齐备的先进旅游区对比,“中华巴洛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丽江古城文化遗产灿烂丰富,既有连片的历史街区、民居院落、古建筑群,又有蕴含在民间身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厚重的文化和传承已久的文明传承是产生丽江旅游吸引力的核心要素。目前,中华巴洛克街区仍停留在商业街区的定位上,“老道外”、“闯关东”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仍需着力挖掘和放大。
“借红造绿”
布局旅游产业链
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异彩纷呈”,以生态观光为主的“绿色旅游”和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红色旅游”交相辉映,各自精彩。
从亚美尼亚的塞凡湖,到南非的圣卢西亚湿地公园,湿地正成为全球旅游的热点。提前嗅到商机的哈尔滨在保护的前提下综合利用本地的湿地景观价值,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助推“绿色旅游”成为国内的旅游新风尚。
即将揭幕的第3届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将以“赏湿地风光,来避暑松江”为主题,依托太阳岛、金河湾等14个湿地景区,推出贯穿整个夏季的15条水路、10条陆路湿地旅游线路。不过,从文博会上获得的相关比照信息表明,哈埠的“绿色旅游”尚停留在观光游上,产业链尚需完善,旅游产品有待系列开发。
与“绿色旅游”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在各地兴起的一股“红色旅游”热,其中尤以湖南最为出彩。从2006年至2012年,湖南连续七年举办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每年都进行主题的创新。立足革命领袖诞生地等“红色资源”,湖南连续推出多项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如今年与闽、赣、粤三地联合主办的“重温红色文化之旅”大型自驾游系列活动等。此外,湖南不仅成立了全省首个红色文化旅游接团,还推出了毛家饭菜、红瓷、菊花石等红色旅游商品。
在此次文博会上,一些兄弟城市和国内旅游规划专家对哈埠的绿色生态资源艳羡不已。湖南的成功经验对正在起步的哈尔滨“绿色旅游”同样适用。如何将绿色文化与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相结合,形成多层次的旅游产品组合,完成单一的观光型产品结构向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文化等为主流的多元化产品结构转变——哈尔滨还有许多课题需要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