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第八届

[第8届]搜狐网:深圳文博会上的传统与创新

2017-03-07    来源:搜狐网    

今日,第八届深圳文博会将落下帷幕,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深圳会展中心人流涌动,文博会这个汇聚了全国各地文化产品和项目的“大集”迎来了数量众多的“赶集人”,相比开幕第一天,展馆里热闹了许多。

文博会上都有啥?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历史久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技术的出版物、现场展示绝活的民间高手……传统与现代、古老与创新这些多元化的元素汇聚在此,这些都是文博会的不同侧面。

关键词:传统与保护

创始于清代光绪年间、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深圳传统小食手工制作技艺“合成号”,亮相文博会展馆。现场摆放着年代久远的点心制作模具,其中最早的一批从明末清初流传至今。现场还有阿婆向参观者展示粽子、点心制作过程,展馆里米面飘香,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

在另一处,三位黎族妇女神情专注地操作着手中古老原始的纺织工具,她们正在展示的这项技艺名叫“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一道道工序在旁观者看来很是繁琐,可这“千丝万缕”在她们手中却变得“井井有条”。不禁让人感叹,在机械化批量生产的现代社会,手工技艺的魅力弥足珍贵。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

要说文博会上最有传统的文化项目,非“非物质文化遗产”莫属,蔚县剪纸、拉洋片等各个地区的非遗项目齐聚于此,但这些传统技艺在多年的继承中给人带来的还有创新。

在蔚县剪纸的展馆里,多层立体剪纸的美观精致让不少观众感叹“真漂亮”。一幅“剪纸版”的《清明上河图》跃然眼前,据介绍,这幅巨型剪纸是通过刀刻加手剪纯手工制作的,由30个人用六年的时间制作完成,这个作品目前在全国独一无二。如今的蔚县剪纸经过创新,与人们记忆中的传统剪纸有了很大不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些年,蔚县剪纸逐渐成为一种高端产品,在文博会上也受到不少港澳台顾客的青睐。

非遗展馆另一处也聚集了不少观众,一位老先生表演的是至今已有八百年历史的“拉洋片”。“用两只眼睛看,3D的”,老艺人吆喝着,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前去体验。这位表演者叫张谦,把洋片制成3D画面,是他对这项艺术的创新。

关键词:科技与未来

“这是真的?假的?”几乎每个走过的参观者都会和身边的人讨论这个问题。眼前坐着一位笑容可掬的“老爷爷”,却一直纹丝不动,使得很多观众都非常好奇这到底是不是真人。实在不好分辨,有的观众会上去摸一下,才确信是假的。这是在西安展馆里陈列着的高仿真人像,据介绍,这些栩栩如生的人像由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最终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会说话”的地球仪,“能发声”的图书……这是近些年刚兴起的“多媒体印刷读物”(英文简称为MPR)。它是如何实现多媒体阅读的效果的呢?原理在于纸质印刷出版物中印有与图文内容相对应的MPR码,并代表着相应的音视频文件,通过识读工具点触并识别书中的MPR码,与其所点内容相对应的多媒体音视频文件就会播放出来。据介绍,目前我国的几十家出版社根据MPR出版物国家标准的要求,已经出版了500多种MPR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