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遮挡激光,没有琴弦的竖琴就会弹奏出美妙的旋律;用手轻轻滑动投影仪的屏幕,就可以随意调整屏幕上图片的大小,就像使用手机一样……在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会场,人们时刻感受着融合带给文化产业的新变化。
“文化与创意”“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文化与旅游”,本届文博会上,文化与不同要素的“拥抱”更加紧密。
创意提升产业价值
绚丽的色彩、精美的工艺,在文博会2号馆的“中丝园”展览现场,一件件充满现代设计感的丝绸制品吸引了大量采购商的目光。
“这些丝绸制品由8位国际知名的设计师设计,文博会期间,我们的丝巾已销售6万多条,平均价格超过1500元。”这些丝绸的经销商——中国同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桂泉向记者介绍。
在文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创意”为新业态衍生品注入了创新的力量。“国外采购商对包含中国传统元素的创意产品十分感兴趣。以往的展会上,我们已接到了数十万美元的国外订单。”贺贺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贺虹说。
“创意设计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内涵和附加值,让文博会从最初的博览会转变为更立体展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平台,成为深圳企业和市民的节日。”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曾辉说。
科技点亮文化之光
上述像手机一样使用的投影仪产品,来自雅图文化科技集团。
回顾参加文博会的10年,该集团董事长谢敬感慨,正是对“文化+科技”的不懈坚持,让企业在历届文博会签得大项目,一路高歌猛进。
10年前刚参展文博会时,雅图还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产品应用方案展示。如今,雅图确立了成为世界投影行业领军企业的目标,凭借文博会打开了欧美、东南亚和中东的市场。今年一季度,雅图的文化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00%。
正如谢敬所言,在文博会上,科技携手文化的脚步从未停歇。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化技术,成为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
借助科技的力量,非遗文化也再现辉煌。剪纸用上了新型环保材料,成为易剪不易破且具有吸附力的磁力剪纸;皮影表演结合LED灯光元素,让舞台更加绚丽多彩……文化与科技一体化的实践,正通过一个个优秀的创意项目、产品和作品,把实惠和乐趣带给人们。
文化金融实现双赢
“有了金融的支撑,一分钱就可以变成一元钱甚至是十元钱。文化产业应当主动与金融加强合作,把产业做大做强。”在本届“文化企业30强”颁奖现场,中南传媒董事长龚曙光透露,中南传媒日前获准国内上市文化传媒行业的首个金融牌照,将成立自己的财务公司。
为展示文化金融合作成果,本届文博会主办方特别在会展中心1号综合馆设立了文化金融合作成果展,对近年来文化金融合作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在成果展的宣传墙上,除了大型银行机构,中国人保财险的标志也很醒目。人保财险深圳运营部负责人介绍,在此次文博会上,人保财险带来了4项文化产业保险专属产品,以利于文化企业规避风险,与金融机构实现效益双赢。
近年来,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金融深刻影响着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方方面面。随着文化金融合作的逐步深入,金融配置文化产业资源、调节文化经济、服务文化发展的效能越来越突出。
文化旅游渐入佳境
走进文博会8号馆文化旅游馆,一个区域的藏式风格建筑颇引人注目,这就是西藏展团“发现·文成公主·神秘藏文化之旅”展厅。在这里,观众除了能欣赏《文成公主》实景剧外,还可以欣赏到以文成公主为主题、极富藏族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
“西藏拥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大多并不为人所知,加上语言、习俗等的不同,即使身处西藏,也很难深刻了解藏文化。”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的出版方——域上和美集团董事长邱伟告诉记者,这一实景剧投资额达7.5亿元,是目前国内投资最多的,观众可通过该剧深入了解汉藏经典文化。
而在文博会山东展厅,山东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首次集体亮相,东方圣地、平安泰山、齐国故都、天下名泉、水浒故里等榜上有名,每个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都有丰富的旅游项目、配套以及服务支撑。
不只是山东、西藏,近年来,我国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渐入佳境,以文化为内容、旅游为载体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各地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文化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玉珠表示,未来要培育文化旅游经济,鼓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进入旅游业,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文化旅游商品,支持建设富有文化特色内涵的休闲街区、特色村镇和旅游度假区,更好地促进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玲 李慧 易运文 蔡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