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上美术爱好者现场画人物肖像
文博会上的博物馆衍生品展示
第十届深圳文博会展区
文博会上因地制宜、随形状而雕的木雕作品
制表:杨君
编者按
成功举办了十届的深圳文博会,迎来她的第十一次开幕盛典。
十届文博,硕果累累,一路芬芳。从2004年至2015年,文博会的展示交易面积从首届的4.3万平方米增加至第十届的10.5万平方米;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第十届的2263家;交易额从首届的356.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第十届的2324.99亿元人民币;10届文博会累计交易额达到上万亿元人民币,出口成交额累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多个增加到第十届的95个;分会场数量从首届的1个发展到第十届的54个,而即将开幕的第十一届将增至61个。
11年前,诞生在深圳这片改革热土上的文博会,就像是一粒承载着深圳人诸多梦想的种子。11年后,这粒种子已然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并打造成一艘扬帆远航的文化巨轮,满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梦想,正意气风发地驶向世界文明的广阔海洋。
将根深深扎在市场沃土上
"深圳文博会如今已成长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事实证明,市场化运作是文博会茁壮成长的生命力。"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建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文博十届,是文化之花含穗吐芳的过程,更是文化之树扎根市场、结出真金白银的过程。
2002年,当举办了四届的深圳高交会正誉满天下、方兴未艾之际,深圳市委、市政府经过大量调研,又在酝酿和构思"文博会"的宏伟蓝图。而正是"高交会""文博会"这两着"妙棋",使曾经感叹要"被人抛弃"的深圳,以后十多年来始终站在时代发展潮流的前头。
2003年10月,《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总体方案》正式出台。2004年,深圳正式确立"文化立市"战略。2004年11月18日,首届文博会在深圳开幕,标志着国内第一个综合性国际化的文化产业博览盛会的正式诞生。
首届文博会短短4天,参观人数超过47.7万人次,交易成果喜人,全国700多个文化项目搭建的"梧桐枝"引来了"金凤凰",获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2010年至今,文博会连续5年实现"满堂红",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
文博会的成功,其中关键的一招是办会主题紧扣了市场。正如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一届文博会筹备工作会上所强调的:"交易是文博会的核心,市场化是文博会的生命。"
文博会不是一个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求真务实的深圳人从一开始举办文博会,就将"博览与交易"定位为永恒的主题,并将推动中国文化产业交易和发展、将中国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作为办展目的。
一些最初抱着"试试看"或者"瞧热闹"的心态参加文博会的人很快就会发现,深圳文博会是一个中国文化产业的"金矿"。早在2007年,河南开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第一次来深圳参加文博会,没想到一举解决5800万元"万岁山主题公园项目"启动资金问题,使这一遗迹重展风采。时任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宏伟感慨:"我们正是从文博会上认识到,中原历史文化的优势资源如何得以变成'真金白银'。"
众多省市与文化企业就这样成为文博会的"铁杆粉丝",在获得"真金白银"同时也收获了文化自信。
专家分析,十届文博会最突出的成效之一,就是将产业和经营意识带入了文化领域,使得长久以来受到约束的生产力被释放出来。每届文博会上,各省市均争先上演"吸金风暴",签约额从数亿元到上百亿元。
纵观前十届文博会的交易额,呈现的是一条昂扬上升的曲线:从首届的356亿元,到第十届文博会的2324亿元。前十届文博会累计总成交额达10475.37亿元。十届过去,文博会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文化交易平台,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文化第一展",成为全国资源最丰富、种类最齐全、规模最宏大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平台。
创新走出办展新路子
"文博会,既是让文化变成真金白银的舞台,也是创新办展的平台。"叶建强这样告诉记者。
与许多国内大型展会为政府一手操办不同,文博会刚"出生"就提出"政府办会,企业办展",将办展交给了市场。深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发行集团出资3000万元,组建了专业化的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来承办整个展会。十届走来,已经走出一条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精品化的办展新路。
创新,已经内化为深圳人的基因。创新意识也充分体现在文博会十届的办展过程中。因为创新,每一届文博会在世人面前亮相时都令人叹为观止,耳目一新。
自第二届文博会开始,文博会正式冠名"中国"、增加"交易",并努力追求"中国概念"与"中国创造"。第三届文博会正式启用"中国文化产业网",为"网上文博会"增添新的平台。第四届文博会首次设立国际文化馆和海外分会场,创意产业成为新的成交增长点。第五届文博会凸显"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高科技型文化产业和龙头文化产业成为最耀眼的明星……
十届文博会,始终突出了以服务为核心的办展导向。文博会参照国际会展专业服务的标准,制定《文博会质量服务体系》,用制度保障招商招展、市场开发等各个环节的实施,建立"文博会客户服务数据库"。据叶建强介绍,目前,文博会客户数据库已累存国内客户数据26.8万条,海外客户数据16.7万条。2008年,文博会首次建立了"文博会质量管理体系",对参展商、采购商、合作商、服务商等参与文博会各个环节的因素进行量化考核。2009年,文博会公司首次通过了ISO9001国际标准化质量体系认证。
叶建强深有感触地说,十届文博会的成功举办,要归功于2004年文博会创立之初,深圳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展会运作模式,即"政府办会、企业办展、市场运作、打造平台"。事实证明,这种创新的运营模式是完全正确的。
文博会的办展模式与运作机制已经在国内外产生示范效应。毛里求斯文化部部长马·高雷索说:"能在一个展会上看到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产品,领略到中华多元文化魅力确实是一个创举。文博会运作机制更让人钦佩,我打算将中国文博会这种模式在毛里求斯扩大应用,发展文化产业。"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
走过十届的文博会,已经架设了一座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
十届以来,文博会采用主办单位牵线搭桥、代理招商、点对点招商、文博会直通车、以展促商等多种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措施,邀请组织海外采购商参与文博会。经过十届的努力,文博会公司已逐渐在欧洲、南美地区建立了文博会咨询台;与全球展览业协会(UFI)、波兹南展览集团、智利世贸组织等机构建立了长远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影视、新闻出版、工艺美术等行业网络,以及FACEBOOK等国际通行的网络招商渠道,发布文博会信息,扩大文博会品牌的海外影响力。
第四届文博会上,华强文化科技集团与伊朗山曼·高斯达公司签约,在伊朗共同建设"方特卡通动漫园"项目,涉及投资达8000万欧元,之后又出口到南非、乌克兰等国,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出口国。
文博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在第二届文博会,海外采购商还只有3000人,第九届达到1.6万人。首届文博会,国外的参展商来自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至第十届,共有来自95个国家和地区的17696名海外采购商参加文博会,创历届新高。十届文博会文化出口交易额累计超过1000亿元。
十届文博会的成功举办已经成为历史。站在新的起点,面向广阔的未来,文博会如何"逢十进一",更上一层楼?让我们对即将开启的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拭目以待。我们相信,人们通过深圳文博会这个美丽的窗口,一定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无穷潜力和无限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