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第四届

[第4届]中宣部改革办昨发布文化体制改革年度报告

2017-03-07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2008-05-17 16:42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高书生

新华网深圳5月17日电(记者魏蒙、何善福)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高书生昨在第四届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上发布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年度报告》。他指出,这是第二次发布《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年度报告》,首次是在上届论坛发布的;本年度报告是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的调研报告为基础形成的。他所讲的内容都是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专题审议,并在今年4月份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会议上做出部署,可以把下面的报告看作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会议方面的解读。

围绕第二次发布的《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年度报告》,高书生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是: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进展与成效;二、重点和特殊领域的改革;三、用足用好政策;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高书生首先讲的第一个问题是“进展和成效”。他说,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进展情况,可以用三句话概括:1、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28个省(区市)召开了改革工作会议,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试点地区和单位;2、文化部、广电总局制定了所属单位改革的工作方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高校出版社、部委出版社转制试点实施意见; 3、改革正由中心城市向其他地区延伸,绝大多数副省级城市和三分之一的城市进行了改革。

高书生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改革取得的成果。他说:

第一个进展情况首先表现为经营性文化提出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出版发行行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事业性质地方出版集团整体转制;二、单体出版社完成转制;三、部委和高校出版社转制试点;四、出版发行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从出版社转制来看,去年曾经有一组数据,去年公布的图书出版社有86家完成了转体改制,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增加到184家,音像电子出版社去年有25家,到目前为止已经增加到75家。这是文化体制改革当中的一大变化。

第二个进展情况是融资的渠道有所拓宽:1、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尝试发行企业债券,为文化企业打开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2、北京和上海成立了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化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3、金融产品的创新,例如招商银行对华谊兄弟拍摄《集结号》进行无抵押贷款,都是在创新,在我国迈入新步伐。

第三个表现,跨地区的发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跨地区发展应该是我国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可喜是的,从去年到现在的一年时间内,首先表现在出版发行领域,江苏发行集团已经和海南的发行集团实现了战略重组,江西的出版集团和北京的中国和平出版社实现了战略重组,吉林出版集团和工商联出版社也实行战略重组。浙江的发行集团在跨省经营方面迈出了步伐,2007年跨省的营业收入达到将近2.5亿。另外一个表现,在跨地域发展分析,表现在电影院建成跨省院线,跨省发展有19条,其中2007年票房收入超过3亿,跨省分别是中英星美已经有18个省,上海联合有10个省,北京新影联是4个省,南方新干线是7个省,大连万达是4个省。

第四个方面的表现,文化走出去。前些年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状况,这一年多时间得到了改变。有两个例子,一个是图书版权的贸易,2003年的图版权的贸易是15:1,2007年变成了4:1。

高书生指出,从改革的成效来讲,我们还是举出版发行企业改革的例子。从已经实现完成了改革的单位来看,这几年增长速度非常快的有三个指标:一个是国有资产的增长率,这几年的增长年均在40%以上,经营收入在30%以上,利润在20%以上。从演艺集团来看,江苏演艺集团公司是我国第一个全省组建的公司,改革前和改革后的发展情况比较生动地说明改革带来的活力。它是2005年1月份组建成立的,当年实现的利润增长率是14%,2006年达到57%,2007年达到了308%。还有一个老典型是北京儿艺,在改革前每年的演出收入70万,2007年演出收入已经达到3840多万,改革后与改革前相比呈55倍的增长。

高书生还从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党报发行体制改革、电台电视台的制播分离改革、文艺院团的改革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文化产业的重点和特殊领域的改革。他说:

第一,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具体深化,下一步可能围绕这样的目标进行。首先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现在的目标不能仅仅限于管起来,而是跨地区发展,实现做大做强,争取三至五年的时间,真正组建一批主营收入过百亿,能够与国际上同类企业竞争的出版发行公司。从措施来讲,我们首先要推动今明两年已组建的事业性质的地方出版集团完成整体的改革;第二个层面,在部委出版和高效出版组建专业出版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把转体改制和资源整合相结合;第三方面是八一集团要进行股份制改革。

第二,党报发行体制改革主要是学习借鉴《天津日报》、《湖北日报》发行改革的经验,推进发行改革。同时,在大城市到报刊发行资源整合起来,走集约化、专业化的路子,这样才能降低发行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特别是扩大党报党刊的影响力。

第三,电台电视台的制播分离改革,最主要的就是把电台、电视台的影视剧制作、娱乐节目、体育节目等非市政类的节目组建为广电节目的制作公司,这个制作公司要实现“三个面向”——面向市场、面向全国、面向全球。面向全国就是广电的集团公司不仅仅是是提供给原来自己的电台、电视台,更应该面向全国制作节目,这样使得广电的制作公司成为内容的制作商和集成商。还有将来的广电节目制作走专业化、市场化之路,改变过去自产自销,内部循环的矛盾,唯有如此才能缓解广电节目供需差额过大的矛盾。

第四是文艺院团的改革。我们的目标是保证艺术表演事业能够实现可持续的良性繁荣。目前的思路就是成熟一个转制一个。但是在文艺院团的改革过程中,考虑到文艺院团的底子薄,在改革中一定要特别关注、关怀老艺术家,使得他们在改革的过程中过去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不能降低,更主要的是能够分享改革和发展。对于特殊的演艺人员一定要实行特殊的照顾,比如舞蹈演员、杂技演员,他们都是特殊的演艺人员,这些演员的转业、转党,甚至伤残和养老保险该怎么做,应该有专门的政策。同时我们要把发展作为文艺院团改革的中心目标,通过节目的策划、产品的包装,尤其是加强市场营销来推动文艺院团的事业发展。这些目标最后都落在要使得节目的创造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这是关于重点领域和特殊领域的改革。

高书生就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时如何用足用好政策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论述。他说:

第一,从2003年以来,我们制订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在政策当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财政优惠政策,财政优惠政策到今年年底即将到期,根据我们跟财政部、税务总局和相关部门协调,完成了文件的延续,但是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改革进入到目前阶段,涉及到资产转移过程中的税收问题。

第二,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政策,去年由中宣部、文化部、商务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加强国有文化体制改革的同对改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是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政策,细节方面正在跟有关部门协调。我们正在制定的还有文化产业的融资政策,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我们也在发布地方用的这方面的政策,总结北京、上海、深圳的经验,把经验上升到政策层面,重点是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和五办企业如何利用资本市场迅速做大做强的相关政策,还有正在起草的公共文化体系财政投入的保障政策,对于我们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文化服务能力是一个有效的政策。另外还有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

高书生说,我们希望在中央制定这些政策的基础上,鼓励各地能够出台一些更加优惠的政策来推动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对于改革中涉及到的人员问题和划拨土地、土地出让的问题,能够出台更优惠的政策,使得改革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高书生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如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表了四个方面的指导性意见。他说:

第一、关于培育骨干企业的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培育骨干文化企业作为一项工程来抓,在这里面最主要的是:一、把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同优化我国文化产业布局相结合;二、要同跨地区、跨行业发展相结合。也就是说只要是骨干企业,仅仅限在自己的一木三地,永远做不大做不强;第三要与上市融资相结合,当前重点支持尽快形成一批有能力整合出版发行、影视演艺、广电传输网络和电影院线的国有控股骨干企业。

第二、抓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关于这一点,根据中央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安排,今年下半年将由发改委牵头,制定我国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争取能够把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纳入到国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当中去。我们的目标是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一批功能完备、布局合理、各有侧重、特色突出、设施齐全的产业群,真正发挥基地的产业基础和文化特点。

第三、搭建面向文化产业的融资平台。主要是借鉴个地方的经验,针对文化企业的特点,研究制定著作权、文化品牌等无形资产评估和质押办法。同时,鼓励地方成立政府扶持的担保公司和再担保公司,担保公司是解决我们政府背景直接对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的贷款支持,再担保就是要动员社会上的担保公司来为我们的文化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同时要鼓励地方安排财政资金用于文化企业重大项目贷款担保贴息,引导银行和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给予贷款支持。最后一条,也是我们这次讨论的问题,就是研究提出文化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推荐名单,开辟文化企业融资的新起点。

第四、大力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1、制定国家文化“走出去”规划;2、大力培育“走出去”的市场主体;3、继续打造国家文化“走出去”平台,包括深圳的文博会、上海的外高桥,通过这样的形势,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