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个多月前,第八届深圳文博会参展展位就开始告急。除全国各地的1928家政府组团、企业机构参展外,95个国家和地区的15098名海外采购商也已确定参会,文博会参展人数和规模再创新高。国内参展商和海外采购商的纷至沓来,既证明了深圳文博会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品牌吸引力,也显示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充满活力的发展现状。
乘势而为走出去
深圳文博会创办伊始,就明确核心任务之一是借鉴广交会和高交会的经验,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这也是文博会主办单位不仅包括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和广电总局,还包括商务部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原因。然而,7年前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当时对外文化贸易的规模之小可想而知。可以说,深圳文博会是和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同步成长起来的。
回顾以往的7届文博会,可以看到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快速成长的清晰脉络。服务出口比重不断提升、市场主体转向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势头强劲、企业不断走出国门……文化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分别达到116.7亿美元和30亿美元;文化服务出口占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比重从2001年的9.1%增长到20.4%;动漫出口总收入达到5.1亿元,国产游戏产品海外市场收入将近2.3亿元,分别比2009年增长50.87%和116%。2011年1到7月,核心文化产品对欧美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对英国出口5.9亿美元,同比增长60.5%;对美国出口29.6亿,同比增长22.6%。
进一步分析,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快速成长与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危中寻机,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国内文化产业抓住机遇发展壮大,有了更多走出去的实力和冲劲,文化体制改革也使国内文化资源参与全球化配置具备了基本条件;另一方面,国际文化巨头迫于金融危机,日益重视中国市场,外国同行的到来也对中国企业主动谋求全球化发展形成了“倒逼”机制。
加上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引导,最近几年,中国文化企业成功进军海外市场的消息越来越多。如完美世界(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建立海外自营系统,旗下10多款游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卖,2011年主营收入近30亿元,税前利润超过11亿元;俏佳人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收购美国电视台,获得了播放中国节目的稳定渠道,在自身走出国门同时为国内影视产品走出去提供了新途径……这些企业的成功经验,不仅激励了后来者的热情,更提升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海阔天高任翱翔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文化产品与服务对外输出的空间十分广阔。资料显示,日本动漫产品出口额一度超过其钢铁行业,美国则连续多年占据全球电影票房首位,以其卓越的全球营销能力不断刷新海外电影票房纪录。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局面之前,我国文化走出去主要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进行,而对外文化贸易的成长则使文化走出去面貌一新。
如果说在国民经济领域引入文化元素可以点石成金,使得到的回报成倍增长,那全球视野中文化与经济交融带来的收获,更已无法用金钱衡量。
首先,在参与全球文化生产和营销的过程中,我国文化产业也获得了国外成功经验的滋养。上海城市舞蹈有限公司联合国内院团,把柴可夫斯基的著名作品与中国杂技相结合,打造出《天鹅湖》、《胡桃夹子》等深受中外观众喜爱的杂技剧。他们的经验之一就是吸引国外策划和营销专家加入制作团队,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生产剧目。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做法更进一步,他们通过在海外设立公司,利用当地人才、选题资源,开发适合国外读者阅读需要的图书产品,从而顺利地在当地市场站稳了脚跟,目前,“中国策划,海外约稿”、“中国题材,海外包装”等,已经成为该公司重要的营销方式。跻身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视野更加开阔、思路更加灵活,为国内文化市场培育和文化产业发展吹来阵阵新风。
其次,走出国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正在重塑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传统的文化交流方式成本高、效率低,而且限于名额,无法完全展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国文化,历经多年也只留下京剧、杂技等寥寥几个传统文化标签。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外越来越多的人们热切希望了解当代中国文化,但由于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差异很大,依靠传统的文化交流方式很难加以满足。而通过文化贸易及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研发,有效地适应了不断变化的海外市场需求,使我们在获得丰厚经济回报的同时大大促进中华文化传播。
去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因势利导,出台一系列新举措,助力对外文化贸易再上台阶。今年初,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广电总局也表示,今年加大电影走出去力度;文化部已经着手整合资源,将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欢乐春节”等品牌文化活动为载体,把公益性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结合起来,为更多文化企业提供向国际市场展示自身的机会。可以想见,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腾飞之路才刚刚起步,前方充满无限希望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