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专访集

[第2届]柳斌杰:中国文化贸易需名企名人

2017-03-24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新华网广东频道 ( 2006-05-20 09:36:05)

新华网深圳5月20日电(记者王攀 李南玲)在日前第二届文博会举行的“全球文化贸易与中国”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说,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需要“四名”战略:即通过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名牌工程、名人效应树立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

柳斌杰说,没有名牌的企业就不可能打开国际文化贸易的局面,更不可能形成国际文化的竞争力,而我们中国的文化企业主要是按照行政机制配置文化资源,相对分散,实力弱不成规模。培育和造就名牌文化企业是中国当前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战略之一,必须要下功夫,通过改革塑造新的市场主体,培育一批名牌文化企业,担当起我国文化国际竞争的重任。

他引用有关报道指出,以2004年为例,我国从英国引进的图书版权2030组,而输出英国的版权只有16组;从日本引进的图书版权694种,而输出的只有22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名牌,没有培育出竞争国际市场的文化品牌,是文化贸易受制于人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柳斌杰认为,我国应通过制造、生产、推广文化精品,打造中华文化的名牌是文化贸易的一个长期战略。当中国创造出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中华文明特色的名牌文化产品,并被国际文化市场认可时,我们的文化就成为了国际文化消费者的必需品,中国文化才能真正地走向世界。

第三,建设一些国际性知名的文化工程。柳斌杰指出,文化贸易应该由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按照市场规则去运行,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如果还是按照“政府出钱搞宣传、企业派人去旅游”的老一套,则既出不了名牌产品,也进不了国际市场。

最后,应当注重发挥发挥名人效应。柳斌杰说,中国的文化名人也是中国文化的标识,几千年前的孔子、老子以及近代的鲁迅先生等至今仍是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要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还要借助这些名人的形象推广中华文化。要从文化人才中培养出知名的重量级的思想家、文化家、艺术家,没有这样的人才,中国的文化就会显得软弱无力,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就会受到影响。

柳斌杰说,事实会证明,中国人民有能力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经济、政治地位相适应的文化强国,中国的文化一定能够成为国际文化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一种强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