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艺术学的体系建构
评《张强艺术学体系》40卷的建构
文/邱正伦(重庆)
张强“本土艺术学体系建构书系”给我的感受有点像艺术学领域内的歌德巴赫猜想。
面对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书画创作或者本土艺术审美文化,我们总是习惯于在艺术的细枝末节上下工夫,忘记了学科体系的建构。当我们将中国艺术学同西方理论的宏大结构进行对峙时,也许我们会情急之中将中国古代宗炳的《画山水序》、谢赫《古画品录》作为中国在世界上最早的艺术概论而自感骄傲,或者将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现代早已过时的文艺概论,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段来暂时性地做消极应对,借以改变自己软弱和尴尬的心理处境。
实际上,无论是从本土艺术的文化特性而言,还是从中国艺术的现代发展的要求而言,将中国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并展开相应的系统化的研究和建设,都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事。为此,张强和他的“本土艺术学体系建构系列学术著作”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般阅读意义上的喜悦,而是一种艺术学学科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意义上的深刻启示。
这种启示不仅仅在于取得了“本土艺术学学科体系建构”的第一批成果,其涵盖面宽:从“中国本土艺术学现代化丛书”,到“中国画学丛书”(《中国绘画美学》、《中国画论体系》、《中国山水画学》、《中国人物画学》、《国画现代形态》、《中国花鸟画学》、《中西绘画比较》)等,几乎触及到了本土艺术学学科所涉及的各个领域;规模宏大:近1000万字;时间跨度长:从1981年第一本开始撰写,到2017年基本完成,历时30余年。
张强将研究的关键点直接深入到了本土艺术学的艺术原理领域。既是在这里提出了大胆的假设、疑问和猜想,也是在这里开始了他破解本土艺术学奥秘的探索之旅。
在艺术实践中,张强将自己植根于本土艺术的文化土壤中,同时又不回避现当代艺术的风风雨雨,并一直努力将二者系统而紧密地联系起来:中国本土艺术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现代化又是怎样的一个历程,二者之间究竟能不能够联系起来思考,或者说中国本土艺术究竟需不需要现代化,又能不能够现代化。张强对以往传统与现代抽象学术关系作了一番清理,他认为那些在探讨传统艺术现代化进程中的思考方式,总是习惯于用中国身份、中国立场、中国方式等等给中国艺术命名。这种命名方式其实与100年前关于中国画的命名,其逻辑起点完全是一致的。这是一种以防御的心态所导致的自我身份的查询。
正是在对诸如此类抽象谈论和想当然命名学术思想的批判性清理基础上,张强寻找到了自己对中国本土艺术如何现代化和如何系统建构艺术学体系的逻辑起点。通过中国画、中国书法来思考中国本土艺术如何现代化这一宏大学术命题。他曾经规划编辑出版了“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丛书”的巨大工程,而且首批包括《现代主义书法论纲》、《后现代书法的文化逻辑》、《书法文化:形态描述与经典图释》、《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视点》、《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等都是张强自己的学术专著。
张强从他寻找和建立的逻辑元点出发,建构和抛出了自己有关中国本土艺术现代化的思想逻辑大纲和本土艺术学的建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