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当代的学者型书家◎现场示范简牍临摹方法◎独家视频即将精彩呈现
陈振濂,1956年生,1979年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师从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教育部高等院校美术类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书法唯一)。现在在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与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同时招收博士研究生。
在书法界,陈振濂首先是一个清晰的学者形象。这不仅是因为他身兼中国美院、浙江大学的双博导身份,更因为他在30年书法生涯中孜孜不倦、甘于案头清苦书斋寂寞的1200万言的著作。此外,因为有学术支撑,所以他为30年当代书法史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命题,持续掀起“陈振濂旋风”。比如提倡“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构建“书法学学科体系”,创建“大学书法教学法”,乃至近10年来的“魏碑艺术化运动”、“草圣追踪”、“阅读书法”、书法的“社会责任”等等,业内认为陈振濂先生不仅是学问家,还是一个30年当代书法独领风骚的思想家。陈振濂同时以创作、理论、教育三方面的开创性成果享誉当代。
简牍书法,是指在竹(简)木(牍)材料上呈现的汉字的书写艺术。古人云:古未有纸,大事书于册,小事书于简牍,皆以竹木为之,故称为简牍书。这种载字材料,是我国古代先民们在纸张未发明之前书写典籍、文书等文字的主要载体,它几乎与甲骨文、金文同时出现。春秋到东汉末年是简牍最盛行的时期,到了西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简牍又与新生的载字材料——纸并行三百余年。直到东晋末年(公元402年)恒玄下令:“古者无纸故用简。今诸用简者,宜以黄纸代之”。至此,简牍载字材料在官方明令禁止下,才退出书写的历史舞台。
时至今日,简牍与甲骨文、敦煌遗书、明清档案一同被列为二十世纪东方文明的四大发现,简牍书法也已成为今人临摹学习的范本、范字,同时也成为后人欣赏、品鉴的书法艺术品。
本期名家课堂,陈振濂主要以汉简为例,通过临摹分析,向我们解读了简牍书法的结构、章法的布局及作品呈现的笔情墨趣,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简牍书法美轮美奂的墨像世界。
【课堂笔记】
在实践的技法展开之前,陈振濂先做一个说明:大概在十年以前,我就特别关注竹木简牍在书法中的重要性,但相较于汉代碑板,竹木简牍算是一个新出土的东西,他的技法解释的成果非常少。因为对于简牍研究大概是从上世纪初开始的,100多年的历史,因此对于简牍从书法角度到底怎么来解读,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挑战空间。我今天通过一个实践的演练,来分析简牍书法到底怎么去解读与练习?他和我们平时学习“二王”、“唐碑”、宋代行草书有什么区别?
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收藏的简牍当中,有一些非常出色的简牍隶书的表达,陈振濂说,今天我们选取北大收藏的一幅简牍进行临摹,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很多简牍隶书技法要素:一、平行,例如这个“百”字,在书写时非常讲究“平行之美”取法扁平,略微向右上倾斜。平行在这类简牍中是最重要的一个规律。二,结构的变异,以“越”、“织”、“裁”三个字为例。古人在写简牍的时候,对汉字进行挪位置,交叉的意识,比我们现在要强得多。这种变换使得这些汉字拥有非常丰富的语言。也就是说,汉字的结构,在通文字学的情况下,是可以移动的,如“上下结构”变“左右结构”,“左右结构”变“左中右结构”。研究在统一的规律下,书写变化的方式,可以为我们的书法创作带来很多启发,形成新的风格。
之后,陈振濂再以甘肃敦煌马圈湾的一个简牍为例子,诠释了简牍中的章草自由变换又自成一体的特性,它的笔法、结构空间和章法上的恣纵和跳跃,不守故常,奇趣相生。在造型的时候,是可以通过运动笔势中渐出字形,结构可以千变万化,且不是事先设定的。整个章法布局显得生动活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简牍书法不拘一格的生命之美。非常值得细致地推敲。
值得一提的是,陈振濂还在课堂上提到了一个学术上比较有创新意义的论点,“我们过去认为,先有汉碑再有章草,汉碑是正规的书写,章草是民间俗写形成的。但是这段时间我做研究发现,其实是章草在先,章草要早于汉碑两三百年。在这两三百年里面,再慢慢形成汉碑的。”这个论点,之后会在陈振濂“关于章草是怎么起源?”的论文中详细阐述。
最后,陈振濂现场做了一段对于简牍书法的体会题跋,记录他对这个书体,在书法史上的意义上的一个思考。陈振濂说道:“我们过去对于书法作品一个常态的概念,是抄录书写一首诗,便是完成一幅作品,今天的书法,从原来讲究书法书写技巧为标准,到越来越倾向于讲究书法作品中记录思想与思考。我觉得今后我们的书法应该是这样的模式。”
关于本期课程的视频教学全集,我们将会在美术名家课堂(www.msmjkt.com)陆续推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