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荣宝2017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30日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拉开帷幕,今日我们来着眼当代部分的亮点之作。
朱德群
朱德群构图65×50cm纸本水彩1976年
朱德群《构图》色系沉稳、笔力沉厚,蜿蜒流畅的线条,色彩与笔触的交织,创造出宣泄而下的幽微光线,使作品充满了律动与节奏感。画中的画境已达到中国画中所谓的气韵生动、山水意趣。中国书法中的线条变得更为抽象,半透明的色块组合堆叠也更加繁复,展现中国山水无限的空间感。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苏利文曾问过朱德群创作时的感觉,朱德群答道:“看画和绘画,觉得在聆听宇宙的天籁。”这个“宇宙天籁”是什么?他在院士加冕的演说中说:“我是一个汉家子弟,可我一直在追求将西方的传统色彩与西方抽象画中的自由形态,用中国的阴阳和合的精神键组合成新的画种。在形而上方面,我在追求新的人文精神,将阳的宇宙和阴的人类描绘成共同进化的二元和合之体。”
罗中立?阿坝风情79×107cm布面油画1987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继“伤痕”美术之后,逐渐复苏的中国画坛上涌现出“乡土现实主义”的新风。艺术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于乡村,以及带有原始色彩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他们在那里找到了素朴而未经污染的人性,找到了浑然天成的生机,找到了隐退已久的风景,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于是,像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等佳作接二连三地诞生。
罗中立的这幅以藏族牧民为表现对象的《阿坝风情》,正是这一探索阶段的典型作品。人物与背景的刻画依然具有超级写实主义的精致,但已呈现出一种倾向简洁概括的风格,尤其是在草地上出现的繁复而富于肌理感的短线和以及天空、马、牧人鲜明的色块处理,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画面的场景设置、人物表现以及冷暖调子对比等,显得怀旧、忧伤、唯美,带着八十年代乡土现实主义的米勒或怀斯风。同时,可以看出,新的因素也正在酝酿。
罗中立过河系列色稿之一布面油画?2009年
同时,此次上拍2009年所作的“过河系列”,将过去的农民乡土素材与特征,转化为半抽象性的粗犷线条与奇丽色彩表达,让过去写实性的艰苦农民形象成为历史钩沈,而将丰富多元的常民艺术养分注入农民题材。
庞茂琨
庞茂琨巧合之四布面油画200×160cm2010年作
多年来,庞茂琨一直坚持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的表达与呈现,将个人的艺术创作熔铸在当下社会现实之中,他总是以凝视的视角来描述现实本身,原本静穆的古典画风也被他赋予了一种别样于日常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而这样的艺术气质不仅仅代表着个人化风格的建构与完整,更能由此衍生出油画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
刘庆和
刘庆和无题50×70cm纸本彩墨2010年作
刘庆和画了大量的都市女郎。这些年轻女性眼神深邃,表情忧郁,从不微笑,甚至有些惶恐和迷茫。她们好像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她们很多的背景有水,或者在水边,或者在水中,或者在看水,或者在戏水。如果没有水的话,就是单纯的没有背景的肖像——这是既不置身于广阔的大地,也不置身封闭的室内的肖像。
郭伟
郭伟故事待定105×150cm布面丙烯2013年作
郭伟的艺术展示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对于常态的生活关注。诗人钟鸣曾将他的作品定义为一种“极平凡的现象和感受”的进行描写的“风俗画”。
在郭伟的作品中,我们发现艺术家并不是要“描绘”出一个场景给我们看,而是要“指”出一个场景给我们看,让我们对生活场景的观看慢一些,慢一些,再慢一些。画面中诸如蚊子、飞蛾、乃至贯穿始终的划痕这些人为的细节也都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始具有寓言性特征的。
贾蔼力
贾蔼力?无题布面油画?2007年220×300cm
绘画中的“崇高感”在贾蔼力平行式的构图中展现。他将取至不同时空的片断汇融成一种静默却又极具爆发感的场景,再现出人类正处于环境和精神的荒原,以及对救赎渴望和希望的向往。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崇高”包含美学经验的两面,亦即负面的喜欢,并且认为“崇高”的体验与理性优越的习惯相关。贾蔼力曾述说:“我能感受到,裹挟着我们的历史正在缓慢度过他的更年期,接下来是迟暮的平静,还是幸福的新生?”艺术家以一种浪漫主义的基调,将对现实存在的消耗感,对人类状况局限性的哀婉,通过叙事及反叙事的方法呈现于观者:在现实的混乱中自我的追寻,在记忆里寻找纯真的信念与真实,在对未来的期待中得以安慰及感悟。
部分书画作品亮点:
李可染井冈山主峰图
设色纸本立轴
124×69cm
齐白石一帆风顺1924年作
设色纸本立轴
131×24cm
傅抱石高仕观瀑
设色纸本立轴
108×61.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