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鹏城,生机盎然。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火热开展。从2004年首届文博会至今,广西年年组团参展。14载光阴荏苒,深圳文博会也成为广西展现文化自信、表达文化力量、承载文化产业远航、与全球文化交融交汇的大舞台。
展示之旅 文化艺术成乡村振兴新元素
“贝哝哎,今日与君喜相逢,端杯美酒来敬君。酒杯相碰心相连,千秋万代情义深……”一进入广西展馆,原汁原味的龙州天琴弹唱表演,让观众直观领略到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今年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广西特色文化产业军团的惊艳展示,是文博会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管窥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所在,文化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成绩在这里得到一一呈现。
壮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此次文博会上,广西金壮锦公司展示了一批带有壮绣元素的提包、丝巾、卡包产品,受到观众的热情追捧。公司负责人贺卡是广西织绣发展研究会会长,她介绍,金壮锦一直在进行广西本土织绣的抢救活动,培训及培养了一批传统织绣技艺接班人和非遗文化传承人,并启动长期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坚持扎根民族村落,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贺卡说,目前公司已在广西民族地区建立7个民族技艺工作站,共培养出700多名绣娘,“绣娘们可以在家接单生产,平均每月收入超过3000元。”
今年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3次组团参展深圳文博会,其秀美的生态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厚的文化底蕴,借助文博会这一平台,引来不少外地企业主动合作。据悉,此次文博会期间,环江与驻深圳的企业共签下17.6亿元大单,包括旅游合作、物流商贸、生态农业等项目,可谓收获满满。
融合之旅 “文化+”创意点“石”成金
令人赞叹不已的文物古迹、山水风光,是广西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在本届深圳文博会上,广西“文化+”新业态处处可寻,创意与设计无处不在。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是中国首个岩画类世界遗产、广西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因其蹲踞式的人物形象和古朴、粗犷的图像造型风格在世界岩画中独树一帜,近年来,不少本土文化创意设计产品结合花山岩画的图形、色彩元素,设计出诸多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文创产品,让古老的文化再度焕发新生机。
广西民族博物馆提取花山岩画上人物、动物、花纹等图形元素,设计出生活工作中常用的一些物品,如行李牌、笔袋、手提包、丝巾等。这些文创作品造型简洁大方,也让更多人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花山岩画的艺术魅力。
除了功能性文创产品,花山岩画元素还出现在广西本土文化企业制作的动画片《白头叶猴之嘉猴壮壮》之中。目前,这部动画片第一季已制作完成,并计划近期在国内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主流媒体播出。
象鼻山、日月双塔、鸬鹚捕鱼……这些桂林山水以水墨画的形式,在素白玉胚、金丝勾边的瓷器上一一呈现,让陶瓷餐具显得尤为高雅素净。今年,三环集团别出心裁地推出一款名为“水墨丹青”的陶瓷餐具。展位负责人邹媛秀表示,集团通过设计理念创新,将产品融入本土文旅元素,取得了双赢效果。
交流之旅 广西文化艺术走向更大舞台
促进引导全国乃至全球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深圳文博会展示重点之一。近年来,借助各类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广西站在“一带一路”建设大布局高度,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找准深度融入着力点,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积累了丰富的广西经验。
“这11款珍珠胸针都很漂亮,我每一枚都想买。”文博会期间,在广西展馆南珠宫展台前,经常有观众患上“选择困难症”。南珠宫饰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丽介绍,这套珍珠胸针产品将中国及东盟国家的11国国花和珍珠元素巧妙结合,是第14届东博会国宾礼品。东博会结束后,公司批量生产这套珍珠胸针售卖,有外国消费者购买本国国花造型的胸针佩戴,也有消费者成套购买珍藏。
近年来,随着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各方沟通时的翻译需求也更加旺盛。本届文博会期间,自治区博物馆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委托后者研发中国-东盟10国语言翻译机。项目完成后,中文与东盟国家各国语言可即时“一键互译”,经贸文化沟通交流将更加便捷。
在金壮锦公司展位上,有一款特殊的产品引人注目——以壮锦与台湾太鲁阁锦共有的图案为基础,设计纺织的“壮太同纹锦”。2010年,台湾花莲县秀林乡陶朴阁美学才艺发展协会理事长连美惠发现,壮锦和太鲁阁锦有很多图案类似。她和贺卡走访考察后,发现两种织锦中有7个图案高度相似。
“两地相隔千里,文化却如此相近。”为了让这份缘分结成正果,连美惠和贺卡相约双锦“合璧”,2017年“壮太同纹锦”面世。如今,两岸“织女”交流越来越频繁,共同发掘中华传统织绣文化宝藏,不断探索两岸织绣文化产业传承、融合、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