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深圳5月20日讯(记者魏金金) 好设计让生活更美好。同样,好设计也让传统文化增添了更多生机与活力。在循序渐进的创新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时尚设计正在以生活家居、内容IP等不同方式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第十五届文博会期间,这样一批有灵魂的设计作品和创作团队引人思考。
“国潮”让文化更“生活”
随着中国制造的不断崛起,“国潮”文化在这两年中迅速成长并蔓延。在6号创意设计馆的柏星龙展区,数十款创意包装设计令人眼前一亮。成立20年,深圳柏星龙创意包装公司共创作了超过3万件创意设计作品,获得德国红点大奖、莫比乌斯广告奖等56项国际大奖,并成为国内获得最多创意包装大奖的公司。眼前的这款西凤开屏酒以孔雀造型为创意出发点,将孔雀开屏的优美姿态与盒型的开启方式巧妙融合,在盒子开启的一瞬间形成孔雀开屏的姿态,自成一种优雅的韵味。
西凤开屏酒创意包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同样,在旁边的“开眼问道——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安溪实验教学基地教学成果展”中,不少校企合作的藤铁工艺品令人叹为观止。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8年 11 月上旬,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黄维带领修学《视觉符号设计》课程的 31 名艺术设计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生,在福建安溪 " 中国藤铁工艺之乡 " 开展教学活动,创作出了 百余件造型简洁、符号感强、设计时尚的藤铁工艺作品。在黄维提出的“开眼论”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这些专业设计师努力探索“中国文化,当代表达”的设计创新之道。2016 年他们还与安溪县政府共建了该课程实验教学基地。学生们在提高设计水平的同时,也助力提高当地行业设计师的创新能力。
《和合》置物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跨界设计助力非遗“活起来”
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活态灵魂”,内蕴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意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自信”的重视,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已成为社会共识。在8号非遗馆的Y&M缘与美-非物质文化遗产(珠宝)研发基地展区,一系列非遗文创珠宝作品纷纷亮相,这些作品不仅饱含榫卯工艺、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戏曲艺术、孔子文化、国宝熊猫以及中国古建等“非遗”元素,更洋溢中国美、传统风。每一件非遗珠宝作品,都将经典的中国传统元素活化成了一件件亲民的时尚产品。
龙舞主题珠宝作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越是国力强盛的时代,越需要彰显一种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分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如果不能被传承和创新,是珠宝人的失职。” Y&M缘与美董事长林添伟这样谈到。一直以来,林添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都颇为重视。早自2001年开始,在林添伟的带领下,公司团队便开始着手将非遗文化在珠宝上进行创新应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通过深圳文博会这一“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平台来寻求更多来自景区、文博等相关机构或单位的合作,“这两天有很多公司来找我们谈合作,影视、动漫、文博系统、银行等,他们对我们的作品都非常感兴趣”。采访过中,一位深圳当地的客户还专门带着唐卡来和Y&M缘与美谈合作,希望通过他们的技术手段实现IP定制。
古老工艺复兴推动升级美好生活
同样还是在8号非遗馆,丝镶嵌工艺品牌楚釹子携数百件花丝工艺婚庆配饰、宅配系列等多项非遗工艺品惊艳亮相。这些作品以精湛的花丝镶嵌工艺为骨,融合欧洲新艺术首饰、现代佛教艺术和当代中国后古典主义艺术的精髓,将时尚设计、传统习俗与情感完美糅合于一体,件件堪称精品,引得不少采购商及观展人员驻足欣赏。
品牌创始人作品《喜上眉梢》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据悉,作为“燕京八绝”之首,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于2008年6月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事实上,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的金银错,至唐代的金银平脱,明清时是花丝镶嵌的发展的巅峰期。该品牌创始人表示,此次文博会,她们带来了150多件展品,希望借此机会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花丝镶嵌的魅力。相关展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少作品往往在尚未完工之时就已有了“买主”。时下,越来越多人的人愿意花费一定的金钱来收藏这样的文化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