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第十五届

从文博看龙华文产魅力:创新和传统在此刻同时闪耀

2019-06-10    来源:晶报    

创新、传统,不同的文化因子在龙华文博时间迸发不同的魅力。

晶报记者张丹珣/文通讯员连志远/图

今年的文博会,龙华区似乎有点不同:5月16日,当会展中心拉开第十五届文博会大幕时,龙华展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这座展馆以蝶变为灵感来源和设计原型,与往年相比,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相交融,文化气息浓郁。

展馆围绕“文心龙韵·博荟华章”的主题,分为“文产品牌”“时尚大浪”“科技之光”“智慧中轴”4个区域。龙华区45家重点企业、园区参展,共展出223件文创精品。T台上走秀着的模特,所着服饰由独创的挑绣工艺手法展现原始图腾;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的乐聚机器人在台上斗舞;在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夜空绽放光芒的大漠大无人机展露了科技“内核”与无限创意,利亚德等一批“文化+科技”备受瞩目……

有人说,龙华今年的文博表现更有文化底气。除了主场馆之外,国瓷永丰源、观湖上围文创园、观澜红木文化产业集聚区等10个分会场,以及乐器王国、大湾区钢琴公开比赛等15个配套活动点,无不体现着龙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轨迹和路线。在这背后,既有龙华各企业、产业园区的奋斗拼搏,也有龙华区政策扶持、规划引导的痕迹。

“文化+”跨界融合出文产新效应

文博会期间,市民可以在观澜红木分会场观看“我与红木40年”老照片展,也可以在场体验各项红木文化活动、参加红木产业讲座;观澜山水国画产业基地与两家企业就“文化+旅游”研学游项目进行了签约,从此旅游专线上的文化艺术体验选项会越来越丰富;NBA篮球运动公园在文博期间进驻万众城家居文化产业园,“文化+运动”模式将为全市球迷提供更优质的运动体验;“文化+科技”,更是让利亚德、乐聚等品牌绽放光彩。

近年来,龙华区文化创意产业稳步发展。2018年,龙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34.40亿元,同比增长9.83%,占龙华区GDP的比重约10%;创造营业收入1006.77亿元,缴纳税收36.75亿元,吸纳就业人数20.78万人,各项数据均稳步提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今年参展的龙华企业,大多数都在积极寻求文化的跨界融合,以此提高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这与龙华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也是相吻合的。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龙华探索构建文化产业创新生态,打破各个行业壁垒,以文化融合生产力,朝着打造“文化+制造”“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有机结合的文化产业新业态方向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激活文产新效应。

反哺传统文化精品,完善文产业态

对于龙华而言,“传统”“非遗”依旧是文博的关键词。5月10日,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艺之卉举办“连接·第九届非遗当代艺术展”,以非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主线索,展出非遗织绣、现代非遗饰品、非遗再设计服饰等,也组织艺术家们探讨、呈现非遗的未来。“我们希望这场展览能够提取运用不同的非遗工艺,并通过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进行全新的演绎,展现出一场关于连接时间、设计、艺术的对话。”工作人员表示。无独有偶,在16日开幕的会展中心,龙华企业祥利红木也开展了专项配套活动“非遗印象”助力文博。现场不仅有非遗名师探讨非遗保护之路,更有多种非遗文化现场展演。

经济、政策反哺传统文化精品之时,龙华文化产业格局日益完善。今年年初,龙华“文化菜单”出炉,在这份由百姓点单、政府买单的文化菜单上,龙舟文化节、戏剧展演、传统文化讲堂等无不传达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为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龙华出台地方规范性文件,文产专项资金更是拨付了784.91万元。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的同时,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等依靠着强有力的资本支撑,以及龙华区政府的支持,以有效的产业化开发和管理运作,逐渐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