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日讯 6月26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发布了《沈阳市5G产业发展方案(2020-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1年,将沈阳打造成为全国5G网络建设领先城市,5G商用步伐走在全国前列。布局5G相关产业链条和集群,打造5G产业园区,全市培育5G产业链企业100家以上,5G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带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业务收入3000亿元。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示范引领作用凸显,培育50家“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厂和示范园区,将浑南区和中德产业园打造成为5G核心引领区和应用示范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
方案提出加快推广5G融合应用,实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工程等八大工程。在“5G+融媒体”产业升级工程中,方案提出促进通信运营商与沈阳广播电视台开展合作,推动基于5G网络的超高清视频摄录、“艺卡”智能移动制播、沉浸式互动、视频终端为主要环节的全产业链升级,重点开拓基于“5G+4K/8K直播”“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5G+全息投影”等技术的应用场景,打造“5G+新媒体”运营中心。
同时,方案还提出“5G+智慧文旅”快速发展工程,要求深入实施“沈阳旅游复兴V计划”,组织开展“5G+智慧景区”示范应用,推动旅游产业服务升级。打造“5G+智慧盛京皇城”,推广5G、VR、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人脸识别等技术在景区服务、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推动图书馆、博物馆和展览馆等场所创新展陈方式和服务模式,探索全息影像、虚拟现实等沉浸式互动体验。
以下是方案全文:
沈阳市5G产业发展方案(2020-2021年)
为抢抓5G发展机遇,全力推进我市5G技术、产业和应用发展,着力壮大数字经济,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5G产业发展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辽政办发〔2019〕28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统筹规划、协同创新、应用示范、开放共享为原则,以网络、技术、产业和应用协调发展为主线,重点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沈阳特色的5G产业体系,加强行业推广应用示范,在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主体、新经济、新形态上实现新突破,为建设东北数字经济第一城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加快推进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到2021年,将沈阳打造成为全国5G网络建设领先城市,5G商用步伐走在全国前列。布局5G相关产业链条和集群,打造5G产业园区,全市培育5G产业链企业100家以上,5G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带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业务收入3000亿元。5G技术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示范引领作用凸显,培育50家“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工厂和示范园区,将浑南区和中德产业园打造成为5G核心引领区和应用示范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部署。
1.推动5G网络统筹建设。制定沈阳市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将5G网络建设所需站址等配套设施纳入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为5G基站设施接入电网提供便利条件,做好供电保障。重点解决进场难题,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推动“通信塔”与路灯杆、公安监控杆、交通信号杆等“社会塔”共建共享。(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城乡建设局,各区、县(市)政府)
2.建设数据智能基础设施。争取工联院辽宁分院和国家工业大数据中心辽宁分中心落户,推动辽宁电力东北能源大数据中心、紫光工业云、华为城市云、各运营商数据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引领带动作用,提升我市各云计算数据中心综合服务、安全防护和绿色节能水平。(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相关区、县(市)政府)
(二)加快5G技术创新研发。
1.开展5G工业应用技术研发。支持沈阳自动化所、沈阳计算所、东北大学、智能云科等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快突破工业无线网络接入、传输和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着力研发5G超级上行、高密度室内定位、确定性网络、高精度时间同步等相关技术,研制基于5G工业无线网络的接入网关、网络传输等关键设备。(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大数据局)
2.开展5G车联网技术攻关。支持东软集团、华晨宝马、美行科技等企业,面向智能汽车关键技术、车联网技术及应用示范等重点方向,集中突破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系统、5G-V2X等关键技术,重点研发智能车载通信系统、车联网大数据平台、智能检测平台等创新型产品。(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大数据局)
3.加快5G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推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华为、中兴等国家机构和重点企业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5G研究院、5G创新中心和5G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推动建设5G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相关认证检测、计量检定校准、委托检测、产品选型检测、成果鉴定检测等服务。(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大数据局)
(三)加快推进5G产业创新发展。
1.做强5G设备产业。推动硅基科技等材料企业研发和生产技术性能指标符合5G芯片规格的新型硅基集成电路(SOI)材料。推动奥维通信等通信设备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5G的无线通信物理层核心技术产品。推动沈阳亨通等网络设备企业研发生产自承式光电综合缆、可伸缩光缆跳线、接入网光电复合缆等5G网络光缆,开发更多5G设备专用缆和配件。推动云狐、同方、晨讯科技等智能终端企业加快产品迭代及技术升级,推出5G特种手机、5G智能电视等智能终端产品以及5G专用无线通讯模块。促进华为与我市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引进鲲鹏生态生产基地项目,加快国产计算机研发、产品适配和生产制造。(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县(市)政府)
2.发展5G特色关联产业。鼓励新松机器人等机器人企业大力发展嵌入5G模块的工业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和云端机器人,扩大应用范围。推动无距科技等无人机企业做大做强无人机及飞行控制系统,在通航、农业植保、应急等领域开展5G无人机示范应用。推动东软集团、美行科技、辽宁移动位置服务中心等车联网企业推出智能车联网终端、智能网联导航等关联产品,打造车联网整合解决方案。(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县(市)政府)
3.培育5G网络安全产业。围绕5G和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需求,鼓励沈阳自动化所、问天量子、东北大学、沈阳赛宝等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研发5G场景下的信息安全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搭建5G、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和安全防护平台,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数据信息保护和应急处置能力。(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各区、县(市)政府)
(四)加快推广5G融合应用。
1.“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工程。鼓励华晨宝马、沈飞民机、沈阳机床、沈鼓集团、新松机器人、延锋安道拓、沈阳海尔电冰箱厂、富创精密、京东物流等重点企业开展5G+工业数据采集(传输)、工业超高清视频、工业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工业远程控制、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巡检、工业人工智能(AI)质量检测、云化自动导引车、云端机器人等“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围绕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航空、IC装备、机器人、石化、医药、冶金等特色行业领域,加快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加快培育“5G+工业互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动标识解析递归解析节点建设,组织产业联盟、产业集群等开展推广应用,打造工业领域“万物互联”环境。(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县(市)政府)
2.“5G+车联网”协同发展工程。依托中德产业园和沈阳汽车城,建立“5G+车联网”示范园区及测试场,构建车路协同信息交互、交通信息管理、公共出行服务管理等业务的数字化平台,鼓励整车生产企业开展远程控制、自动驾驶、智能泊车等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测试,打造本地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体系。依托中国移动位置服务中心、美行科技等企业,大力发展高精度地图产业,以满足5G+自动驾驶测试及示范区对地图的需求。在条件成熟的产业园区,开展园区内自动驾驶的物流车辆、专用作业车辆等示范应用。(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大数据局,各区、县(市)政府)
3.“5G+医疗健康”创新应用工程。加快5G智慧医院建设,开展移动查房、移动护理、多学科协同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急救、机器人超声等领域5G示范应用,提高面向患者的临床诊疗、科研教学、分级诊疗、医院管理等智慧化服务能力。依托东软集团等企业,打造基于5G网络的智慧医疗影像云平台、应急救援医疗平台、脑卒中医疗协同平台等,推动影像互认共享,提高应急诊疗救治效率。全面推进沈阳云医院和眼医眼科互联网医院等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大数据局,各区、县(市)政府)
4.“5G+融媒体”产业升级工程。促进通信运营商与沈阳广播电视台开展合作,推动基于5G网络的超高清视频摄录、“艺卡”智能移动制播、沉浸式互动、视频终端为主要环节的全产业链升级,重点开拓基于“5G+4K/8K直播”“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5G+全息投影”等技术的应用场景,打造“5G+新媒体”运营中心。(牵头单位: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配合单位:相关区、县(市)政府)
5.“5G+智慧文旅”快速发展工程。深入实施“沈阳旅游复兴V计划”,组织开展“5G+智慧景区”示范应用,推动旅游产业服务升级。打造“5G+智慧盛京皇城”,推广5G、VR、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人脸识别等技术在景区服务、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推动图书馆、博物馆和展览馆等场所创新展陈方式和服务模式,探索全息影像、虚拟现实等沉浸式互动体验。(牵头单位: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配合单位:相关区、县(市)政府)
6.“5G+智慧教育”示范应用工程。推动本地教育机构利用5G技术,开展高清互动课堂、VR/AR沉浸式教学等教育新模式示范应用,组织5所中小学开展“5G+数字校园”试点示范,打造未来智慧教育应用场景。继续开设名师讲堂,鼓励发展在线教育、远程教育新业态,利用5G技术改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验,满足随时随地校外学习需求。(责任单位:市教育局;相关区、县(市)政府)
7.“5G+城市治理”全面提升工程。科学统筹运用城市大脑理念,依托物联网和5G数据传输,推广智慧交通、智能安防、智慧应急、梯联网、智慧环保、智慧体育等示范应用,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精准、智能感知,打造“5G+数字孪生”城市管理新模式。在网络购物、虚拟点餐、赛事直播、云游戏等领域,组织开展5G、VR/AR互动业务试点,促进新型信息消费。(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应急局、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体育局、商务局,各区、县(市)政府)
8.“5G+智慧农业”试点示范工程。推进5G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加速融合,实现监测、生产、销售、物流等农业全流程闭环管理。培育农业互联网特色小镇,打造“专业村+电商”新模式,建设2-4家“5G+智慧农业”示范产业基地。(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相关区、县(市)政府)
(五)优化5G产业空间布局。
1.规划建设5G产业集聚区。以浑南区、铁西区资源优势为载体,实现5G产业引领发展,聚焦网络部署、平台建设、应用示范、产业聚集全面发展,力争打造5G核心引领区。立足优势领域,融合5G应用,着力打造和平区“5G+融媒体”、沈河区“5G+智慧文旅”、皇姑区“5G+智慧教育”、大东区“5G+车联网”、沈北新区“5G+位置服务”等创新应用区。(牵头单位:相关区、县(市)政府;配合单位:市大数据局)
2.打造5G创新产业园。以园区为载体,汇聚5G创新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优秀产品解决方案于一体,组织打造一批5G联合创新和应用示范园区。以国际软件园、东软软件园为载体,打造服务于“5G+车联网”“5G+教育”“5G+出行”等产业及应用的软件研发创新园区。以我市超算中心、沈北智慧产业园为载体,打造与5G产业融合发展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创新园区。以装备制造、医药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零部件等园区为载体,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相关区、县(市)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在市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下设立5G产业专项工作专班,建立全市5G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协调解决5G发展工作中遇到的跨区域、跨领域和跨部门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市数字经济专家委员会的高端智库优势,协助指导和谋划5G产业发展战略。发展壮大沈阳市5G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助推构建合作共赢的5G生态圈。(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各区、县(市)政府)
(二)加大政策支持。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相关政策,加大对5G关键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化和网络安全等重大项目和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大5G相关领域财政支持力度。争取国家和省在5G领域相关专项资金和项目落户沈阳。(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各区、县(市)政府)
(三)强化人才支撑。依托市“盛京人才战略”“人才新政24+9条”等重大人才工程,积极引进国内外5G高层次人才及团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快培育5G技术人才。推动有条件的职业技术院校建立5G产教融合基地,加快培养5G应用人才。(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
(四)扩大交流合作。支持举办国际国内5G领域有影响力的相关论坛、大赛、展览等主题活动。鼓励产业园区、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机构和产业联盟的沟通交流,及时跟踪把握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支持创建5G用户体验中心,引导公众积极参与5G应用创新体验。(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局;配合单位:各区、县(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