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非遗的回忆
文博会第二天。
一位市民用手机拍摄非遗陕西皮影。
非遗四川桐油伞。
非遗编钟,演奏者敲击编钟演奏节目。
非遗烙画。
非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一项传统手工技艺。
非遗傣族剪纸,传承人拿着剪纸作品。
非遗银器制作。
胡春芳端坐在地面的凉席上,双腿伸得笔直,黝黑的脚掌支撑着约1米长的竹棍。从棍子上绕过的几百条棉线紧绷着,延伸并缠绕在另一段放在其腹部的棍子上。她低着头,摆弄着与棉线交织的几根细杆子,动作麻利,即便是蹲在一旁端详的围观群众,也都没整明白这些杆子来回的顺序,只看到,从竹棍上方卷进的几百条棉线,从竹棍下方延伸出来的时候却已交织成型——黑色的底料镶着五彩的花,织物精致讨巧。胡春芳说,这是黎族女孩穿的筒裙,大家都这么织。
58岁的胡春芳来自海南保亭县,9岁时跟着奶奶学习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一织就是40多年。“黎族的女孩基本都会,我现在还带有七八十名徒弟。”胡春芳放下手中的杆子,在空气中比划着说道。她的双手纤细黢黑,皮肤已经粗糙起茧,但言语间却流露着一种自豪和满足。
根据资料记载,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一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包括纺、染、织、绣四大工序,黎族姑娘在年少时就开始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纺织,精湛的纺织技术因此而能够世代传承下来。2006年5月20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谓“遗产”,是祖辈给后人留下的富有价值的东西,可能是房子、钱财、古玩等有形的物质,也有可能是家风、精神、技能等无形的财富。据资料介绍,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先民留给后人的一份弥足珍贵的宝藏。这些年来,在非遗保护的推广下,一批又一批面临失传危险的非遗文化逐渐为人们所知晓。形象生动而又朴实无华的傣族剪纸,精致典雅并流淌古色古香的油纸伞,经刮、磨、刻、染、熨、缀等20余道工序手工精雕细琢而成的皮影,宽广音域中书写着亘古历史印记的编钟……每一种文化都是一段回忆。
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影像为非遗保护事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文博会,编钟演奏的恢弘磅礴之势借助数字影像技术,在一间仅有几平方米的封闭空间内生动还原;岭南舞狮的“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高超技艺也在荧幕上栩栩如生……在新技术的引导下,非遗的传承、保护及传播正加速走进人们的视野,曾经依稀模糊的历史记忆也在这一刻变得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