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

第十六届

“文化+扶贫”讲好中国故事 文创产业赋能 迈向全面小康

2020-11-24    来源:深圳特区报    

“扶贫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进入“云上文博会”1号馆四川展厅,一部主旋律剧情片《扶贫主任》映入眼帘,四川红船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唐婷表示,扶贫战线上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希望通过影片传达大爱情怀、奉献精神。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本届文博会设立了“文化+扶贫”展区,展示表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作品及丰硕成果,讲好中国脱贫故事,彰显文化自信、文化力量。

用真实力量打动人感染人

“影片是2017年开始拍摄的,讲述的是发生在河北的扶贫故事。”唐婷介绍说,《扶贫主任》讲述主人公历经十三年,带领全县大多数贫困农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既表现了我国农村实施扶贫攻坚阶段贫困状况以及扶贫干部的艰辛,也展现了在党的领导推动下从贫困迈向小康的艰难历程。

“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情怀。”唐婷表示,文化是精神粮食,在脱贫攻坚路上涌现的许许多多典型故事,是中华民族战胜贫困的文化自信的体现,希望通过展会在增进交流的同时,用真实力量打动人、感染人,激发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除了影视作品,在本届文博会上,也涌现了一批脱贫攻坚主题的图书作品。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扶贫笔记》,是扶贫干部深入扶贫一线的真实写照;云南出版集团出版的《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图说怒江扶贫与跨越50年》,则以大量历史图片记录党的扶贫开发政策在边境脱贫、民族脱贫、生态脱贫等领域的探索与发展;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减贫奇迹怎样炼成——扶贫扶志故事选》,通过32个具有地方特色、成效显著的扶贫故事,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波澜壮阔的生动变化。

传承文化开辟脱贫致富新路子

多彩寻乌智能徽章,《寻乌元素》系列儿童拖鞋、水果杯垫,《寻乌调查》系列多功能铅笔、文件袋、书签……进入1号馆寻乌展厅,这里除了展现中宣部及深圳对口支援江西寻乌的成效,还有各种别具一格的文创产品,吸引眼球。

“文创产品展示了寻乌特色文化,传递了寻乌语言,也不断吸引更多人走进和了解寻乌。”寻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党组书记李文峰表示,天工开物园文创产品是以寻路、寻源、寻美为主线,依托寻乌县“红、绿、古、橙”特色资源开发的,其中以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为主题的产品就有118款。

李文峰介绍说,天工开物园所处的寻乌县幸福小镇,是中宣部协调深圳市支援寻乌的重点项目之一,将打造成为“人气旺、产业兴、活力强”的乡村振兴示范点,而依托寻乌文化、发展文创产业是其一大特色。

近年来,文创产业成为扶贫的新发力点,其中“非遗+扶贫”更让传统工艺品焕发新魅力,为脱贫攻坚开辟新路子。

文旅结合反映全面小康新生活

过去,山歌里唱“我家没有好茶坊,只有山歌敬亲人”,现在山歌里欢唱“我家有了好茶坊,还有山歌敬亲人”……进入1号馆广西展厅,伴随山歌领略壮乡山水、民俗、美食与旅游风情,也能感受到广西人民努力脱贫脱困、开创幸福生活的精神面貌。

广西展厅以“秀甲天下,壮美广西”为主题,分别设置生态壮乡、八桂风华、桂韵匠心、八桂珍馐、红动八桂、壮乡牧歌、蓝色梦想等七个主题内容。在壮乡牧歌厅,通过视频及图文展示了龙胜梯田度假区、遇龙河度假区等田园风情主题的乡村旅游线路,反映了当地村民通过特色文旅迈上了乡村振兴的坚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