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深圳,异木棉灿若云霞,簕杜鹃尽情绽放。11月16日,第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云”上开幕。
本届文博会是在“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正待起航之际举办的一届重要文化展会,对于突出展示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巨大作用、引领未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本届文博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文博会作为国家级综合性国际化文化产业展会平台的价值优势,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勇于创新,不负重要使命。
受疫情影响,往年5月启幕的文博会,今年改在11月举办。第十六届文博会的最大特色是以“云上文博会”形式举办,展览平台不是实体展馆,而是由文博会官方网站、中国文化产业网和微信小程序“文博会”组成的“云矩阵”。开幕、展览、招商、签约全部在“云”上完成,标志着文博会进入全面数字化元年。文博会承载着“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对于广大文化企业具有“磁吸效应”。在今年坚持举办文博会、通过文博会平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是许许多多文化企业的共同期盼。在无先例可循的前提下,深圳锐意创新、努力探索,对展览模式进行全新重构,为“云”上文博会举办按下“快进键”,不负各方对文博会的期待。
文化腾飞,助力全面小康。
文化为发展铸魂赋能。充分挖掘我国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大力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而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营造心灵家园。“十三五”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国家出台一系列得力、具体的政策措施,推动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在本届文博会的云展厅,乡村非遗等一件件精彩的文化产品、“旅游+扶贫”等一个个动人的文化项目,揭示出各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不凡历程。
深度融合,推动跨越发展。
文化是一条源自历史、流向未来的大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永久的润泽、不竭的滋养。善用文化具有的渗透、关联效应,能够有力推动文化产业迈向融合发展阶段。如深圳依靠闯出的“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创意”发展路子,推动文化产业振翅高飞、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上扬。本届文博会将突出融合发展新趋势,突出展示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技术基点的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助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裂变出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成果、新路径、新气象,将在“云”上文博会精彩呈现。
预祝第十六届文博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