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晚记者专访唐三彩、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唐三彩陶瓷艺术大师高水旺代表作品。
▲杨敏华作品。
深圳晚报记者 郑淑仪/文 张焱焱/图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千百年来,万里丝路犹如纽带,让不同民族和文明相遇交融,共同书写了交流互鉴的辉煌篇章,也滋养出丰富多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9月24日,深晚记者在文博会现场采访了两位跟丝路文明密切关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分别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传承人高水旺和苏绣传承人杨敏华,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非遗故事。
高水旺
挖掘“蜻蜓翅膀”绝技
恢复唐三彩非遗核心技艺 “蜻蜓翅膀”
提到“丝绸之路”,唐三彩便是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代表作品之一。“唐三彩马是唐代雕塑艺术的标志性产物。”高水旺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最得意的作品便是在文博会主会场11号馆展示的汗血宝马。高水旺介绍,该作品无论是从尺寸比例、色彩搭配上,抑或是最难以控制的淋釉上,都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出土文物汗血宝马的原型。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时期彩色釉陶艺术品的总称,因其釉色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故称唐三彩,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曾沿着著名的“丝绸之路”被运往东南亚、中西亚、欧洲和北非等地,备受各国青睐。
据史料记载,唐三彩始于初唐,盛于中唐,衰于两宋,迄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其技艺失传的断代史亦有近千年。高水旺历经40年时间,从事唐三彩历史文化研究、传统技艺恢复、传统工艺研发、创意产业实践,挖掘恢复了唐三彩非遗核心技艺釉开片之“蜻蜓翅膀”绝技,传承并续写了唐三彩断代千年的历史。
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
在洛阳,有一个叫南石山村的地方,这里制作出的三彩陶足可媲美唐代。南石山村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仿制唐三彩,高水旺也在这种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条件下开始学习唐三彩技艺。
那么,这种消失已久的彩陶制作方法是如何寻找回来的?答案就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无数次的失败,通过将试烧出来的陶片与真正的唐三彩进行比对,直至烧出一模一样的为止。高水旺在1980年至1987年间,花了7年的时间潜心钻研,从选料、配釉,到不断烧制试验,终于配出了唐代釉的成分,找到了唐代窑的火候,一步步制出了高仿唐三彩制品并恢复了唐三彩烧制核心技艺,使这一沉睡千年的古老技艺得以保护与传承。
在制作唐三彩的过程中,高水旺需要经常待在高温环境里,“把胚胎放入1100℃左右的烧窑里高温烧造,没有温度计,全凭人工感知温度。”高水旺说,烧窑时,他会通过烟囱观察烧窑里的胚胎成型情况,以此来感知温度是否合适。因此,他的工作间温度经常高达40℃至50℃,有时候靠太近,裤子还会被烧焦。
高水旺今年63岁,对唐三彩技艺一直有自己的坚持。“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唐三彩,把唐三彩烧制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高水旺说。
在展区,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人俑、神气十足的马匹、造型各异的骆驼等作品,再现了那个时代繁荣的文化景象,如今也成为新时代“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国符号之一。
杨敏华
一根丝可劈128缕
以针代笔,以线为墨
伴随整个陆地绿洲丝绸之路行经西域向西输送的,不仅有丝绸、茶叶与瓷器,还有与之相关的传统工艺,刺绣便是这诸多工艺的一种。作为刺绣中的一种,苏绣在2006年正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文博会13号馆的中丝园展区,记者看到一幅幅生动传神的字画,走近定睛一看,竟是一幅幅刺绣作品而成。丝光流转,换位移行,迥然不同,古今人物生动传神,飞禽走兽呼之欲出,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山川河流气势磅礴。现场还有两位苏绣工艺师以针代笔,以线为墨,用银针和彩线在真丝底料上翩翩起舞。
机缘巧合开启苏绣之路
苏绣工艺师杨敏华出生于198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作为国家非遗苏绣传承人、苏绣艺术大师沈寿的第四代传人、苏州刺绣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牟志红老师的学生,是苏绣传承的新生力量。杨敏华表示,自己一开始并非是想成为一名苏绣工艺师,因为家里有亲戚是苏绣工艺师,在她七八岁的时候初次尝试了刺绣,意外地得到亲戚的认可,“亲戚觉得我在刺绣方面很有天分。”杨敏华说,所以大学毕业后,机缘巧合的她便走上了刺绣研究的道路。
苏绣的精妙绝伦体现在用线上。苏绣中一根花线的1/2粗称“一绒”,1/12粗称“一丝”。“劈丝”即将一根花线分为若干份。苏绣会根据不同的布质、色彩及题材,灵活综合运针,而且花线劈丝粗细合度,从而充分表现物体形象的质感。“如绣金鱼鱼尾,用线要细,排针要虚,才能表现轻薄、透明感。一根细丝劈成128缕,细得连相机镜头都难以对焦,穿针引线更多是凭感觉。”杨敏华说。
作为一名苏绣工艺师,杨敏华表示,慢工出细活,做这项工艺需要过硬的技术、良好的美术功底,当然还需要极好的耐心,坐得定,还要耐得住寂寞,完成一副苏绣作品,少则需要几个月,多则要几年的时间。杨敏华告诉深晚记者,目前从事苏绣工艺师的年轻人比较少,首先,苏绣工艺师的工资不高,其次是坐不定,大部分年轻人缺乏耐心。
苏绣工艺师的再创作
“苏绣工艺师并非是大众所认为的绣娘,更应该是工艺师、艺术家。”杨敏华解释道,绣娘大多数都是绣稿的复制,熟能生巧,更像是手艺工,对书画的领悟能力不要求达到深层次的理解;而苏绣需要一批具有美术功底,具有创造力的设计师,他们不仅要在刺绣上下功夫,更要在绣稿的设计环节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领悟,并且在刺绣的过程中进行再创作。
苏绣作品的细腻与柔美、精致与光彩,无不令观者为之倾倒。“我们也希望苏绣能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并让更多人了解苏绣背后的丝路文明,继承丝路精神,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创新。”杨敏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