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整年,转眼岁末,总觉得落了一件事。原来是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深圳文博会还没开。别着急,新年来临之前,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年终“秀”要来啦!
随着国家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现在全国各地的文博会不少,但深圳文博会可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盛会。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是深圳文博会的三大办展特点。自2004年创办以来,深圳文博会的展会规模、观众数量、国际化程度、交易成果连年攀升,现已成长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重磅级”展会。
文博会主会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文博会主要内容分为线下博览与交易、云上展示与交流,以及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三大部分。线下博览与交易,重点展示国内、国际优秀文化产业项目及产品,打造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品类最齐全、规模最宏大的展示与交易平台。云上展示与交流,通过利用全景拍摄技术,再现文博会线下12万平方米的展会现场,连同云上国际馆,为参观者呈现身临其境720°3D沉浸式视觉效果与观展体验。
线下主会场将于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1月2日(周三至周一)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深圳市宝安区展城路1号)9-14号馆举办,其中将于12月29日至2023年1月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云上文博会平台则设在文博会官网(www.cnicif.com)、微信小程序“文博会+”,与线下主会场展览时间同步,开启全天24小时“不打烊”模式。
据介绍,“突出创新驱动和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本届文博会的主要亮点。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可是被写进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文化数字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也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和创新发展的全新动能。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本届文博会将从三个方面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助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加强“面”上拓展。本届文博会吸引了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文化企业参展,将集中展示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和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取得的成果。展会设置了文化科技·数字创意馆(14号馆),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设立媒体融合·新闻出版展区、数字演艺展区、智慧广电展区和电影工业展区,着重展示数字化转型、媒体融合、文化和科技创新等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体现科技全面赋能文化产业内容生产、产品和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最新成果。
其中,媒体融合·新闻出版展区着力展示媒体融合、出版融合的最新成果、技术应用,以及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衔接。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阅文集团、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山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深圳出版集团等将在该展区“同框”。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部署,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了国家级文艺院团参展,并组展了“沉浸式”的数字演艺展区,展示《伟大征程》和北京冬奥会中应用的数字演艺科技成果,呈现5G+4K/8K等技术在演艺演播领域的应用以及沉浸式演艺等演艺新业态。该展区还通过专题展示线上演播·看、线上演播·听、演艺IP衍生品、传播平台等数字演艺各个环节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推动演出演播并举、线上线下融合的同时,为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高新视听”“VR互动”“沉寂观影”……观众可以在智慧广电展区和电影工业展区“打卡体验”。智慧广电展区展示5G条件下更高技术格式、更新应用场景、更美视听体验的广电视听新业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深圳广电集团等将惊艳亮相。电影工业展区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组展,以“高新技术格式电影助推电影产业升级”为主题,分为“高新技术格式电影”展区、“献礼二十大优秀影片图片展”以及中影为迪拜世博馆策划的VR体验区、电影服装道具展区等,全面展示新时代我国电影精品佳作和电影拍摄制作、发行放映最新技术和电影科技实力。
二是加强“线”上延伸。通过搭建线下与线上“双线”展示与交易平台,整合文化产业资源,向海内外客商全方位展示文化产品展示交易盛况。据悉,本届云上文博会在“五朵云”(云开幕、云展厅、云招商、云签约、云大数据)展示交流的基础上,拓展数字营销技术应用,在短视频、微信、VR虚拟展厅等多平台布局,建立科学精准的数字化营销体系。同时通过整合文博会线上线下客户集群、开展文博会直播消费季活动、提供文博会短视频营销服务,打通线上交易功能,提升线上展览体验,打造持续赋能展商的线上文化产业服务平台。
三是加强“点”上创新。创新办展技术和手段,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丰富展陈手段,改善线上线下参展和观展体验。各展区将运用大屏幕投影、触摸互动、地面互动投影、电子翻书等虚拟展示、沉浸式体验和数字视听等数字技术,通过对图片、文字、视频、音频、动画等展陈内容加以组合应用,全面提升展陈效果和拓展丰富展陈内容,提高展陈观赏性和互动性,为展商和观众创造崭新的参展观展体验。
第十八届文博会亮点纷呈,来不了现场的观众,也可“屏对屏”“云逛展”,享受这场文化盛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圣禾 通讯员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