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墨纱灯非遗传承人张文泉与她的作品。
剔墨纱灯丝纱薄如蝉翼。
安徽非遗剔墨纱灯首次亮相文博会。 本版图片均由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摄
■ 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一盏灯,穿越了300余年时光,仍散发出迷人光芒,而今又从安徽无为“飞”至鹏城,悬挂在第十九届文博会展馆内,让粤港澳大湾区观众领略无为非遗剔墨纱灯的独特魅力。
“纱灯笼皓魂,宣纸载烟云。徽墨文房宝,潜簟凝寒冰。”这是广为流传的《安徽八宝歌》,这第一宝说的就是剔墨纱灯。6月8日,在第十九届文博会上,深晚记者一睹曾是慈禧御用宫灯的无为非遗剔墨纱灯的绝美风采,听非遗传承人讲述剔墨纱灯的守艺、传承与创新故事。
剔墨纱灯技法绝伦
誉为“宫灯”流传300余年
“剔墨纱灯”,又名“宫灯”,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皖地八大特产之首。无为自古以来便有放灯、赏灯习俗,剔墨纱灯工艺成熟于清嘉庆年间。1894年,光绪帝为慈禧太后操办六十寿辰,特派统领官专程来无为征选纱灯。“万寿庆典”宫殿内外处处纱灯高悬,观赏者无不称奇,被誉为“宫灯”。
剔墨纱灯以硬木制作框架,上雕龙头凤身,下刻象鼻虎角,在龙嘴上吊着红色或金黄色的大须穗。灯壁四周镶罩纱绢,纱绢上彩绘的内容多选取人物花鸟、飞禽走兽、神话传奇或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等。工艺上乘者还绘制《水浒》《三国》《红楼梦》《西厢记》等群众耳熟能详的故事。
剔墨纱灯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和精巧,据剔墨纱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文泉介绍,无为剔墨纱灯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融为一体,制作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剔墨等多项工艺。
“剔墨纱灯区别于其他宫灯,最大的特色就是独创的剔墨技法。”张文泉介绍,剔墨纱灯选用薄似蝉翼的丝质绢纱作画,先用勾线笔蘸墨在绢纱框上勾出画图轮廓,把轮廓以外空出部分用淡墨涂抹,而后剔除焦墨,再将预留作画的图画均匀涂上透明胶,晾干后,在胶面上勾线、着色、晕染。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飞禽走兽、山水或神话故事便跃然于绢纱上。
“剔墨是为了让画面更为立体,有凌空之感。”如此一来,丝纱薄似蝉翼,灯架精致牢固,图画优美动人。夜间点上灯火,通体透亮,鲜艳夺目,所绘景物层次分明,形神兼备,尤其是经过剔墨工艺和点眼手法描绘的画面人物眼晴,在烛光穿射下频频闪眨,脉脉传情,栩栩如生,仿佛悬浮于纱面,与当下最先进的3D立体全息投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非遗传承人
潜心守艺不断创新
精妙绝伦的剔墨纱灯首次亮相文博会,就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欣赏,张文泉热情地向观众和观展商介绍这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第一眼见到剔墨纱灯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它,为此我放弃了一线城市的设计师工作,回到家乡潜心学习传承这项技艺。”
十余年前,张文泉拜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剔墨纱灯技艺传承人朱晓钟为师,她在老师的带领下,收集整理、研究创新,熟练掌握了剔墨纱灯各项制作工艺流程。
剔墨纱灯的灯体一般为六角形棱柱体,由6块灯面与6棱支架组合而成,由于工序复杂、技艺精巧,一盏剔墨纱灯需匠人耗时数月精雕细琢。
而且要在薄如蝉翼的丝纱上作画,但凡描错一笔,整张纱就作废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此她也吃了不少苦头。“我印象最深的是刚开始学画纱灯的时候,光画一朵莲花我就反复画了两个星期。”张文泉回忆道。
为了让剔墨纱灯这一工艺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张文泉不断完善制作工艺,致力创新推介,例如创作当下流行的卡通纱灯、十二生肖纱灯等,同时还在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剔墨纱灯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传艺育人,创新教学方法,由浅入深教授学生学习剔墨纱灯技艺,身体力行保护这一优秀民间工艺品。
非遗文化进校园获传承
登文博会找市场
非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因此在2014年,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建设了“无为剔墨纱灯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专门组建了30余人的文化传承社团,2021年学校又新成立了专门针对剔墨纱灯学习的工艺美术班和木工实训基地,发挥职业院校的独特作用,将地方非遗文化引进校园,让这些老手艺在校园“活”起来。
“以前学手艺都得拜师当学徒,跟着师父从零基础开始学起,现在我们通过职业院校开班授课,开创‘现代学徒制’教授非遗技艺。”剔墨纱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芜湖电缆工业学校剔墨纱灯木艺实训室指导教师王传喜介绍,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通过教授学生剔墨纱灯核心技艺,不仅让剔墨纱灯的“灯火”得到切实传承与发展,学生毕业后也可进行工艺美术相关的深造和从业,教学成效卓著。
非遗文化不仅需要一代代接力传承,更需要广为天下知,寻求产业的结合,文博会就是非遗展示的绝佳舞台之一。
“我们这次来深圳文博会就是帮剔墨纱灯非遗找市场的!”中共芜湖市委宣传部文化发展改革办公室主任袁非对深晚记者说道,文博会作为国内国际优秀文化产业项目及产品的重要展示平台,集展示、交易、互动于一体,每年都能促成众多文化产业合作。
此次芜湖市组织剔墨纱灯非遗工艺品首次亮相文博会,首先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晓欣赏到这项非遗技艺的魅力。“我们通过招生办学解决了非遗传承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希望能让这项技艺走向市场,通过文博会进行推销,通过文博会找到市场。”袁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