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百川东到海》剧照 青岛市歌舞剧院供图
“万里江河万重浪,烟雨沉沉锁苍茫。激流险滩挡不住,百川归海向东方。”7月20日晚,在山东省青岛市人民会堂,由青岛演艺集团青岛市歌舞剧院创排的原创大型吕剧《百川东到海》首演,用现代舞台演绎青岛抗战往事,展示了青岛守正创新发展吕剧的探索成果。
吕剧《百川东到海》讲的是,移居青岛的唐淳年牢记父亲“莫从政莫参军”的遗训,小心经商,独善其身。不料,青岛沦陷,日本人欺骗中国平民从青岛港输送海外务工,局势危急。唐淳年之妹唐宛淇暗中加入共产党,并欲协助崂山抗日游击队劫船营救劳工,遭到唐淳年抵制。日本人穷凶极恶,上街强掳平民当劳工,唐淳年唯一的女儿耐冬不幸被掳走,生死不明。为保护营救劳工所用的航道图,唐宛淇遇害牺牲。一连串的变故,让唐淳年幡然醒悟:有国才有家,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最终,唐淳年冒死将航道图交给游击队,他也追随共产党走上了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
该剧是“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重点项目、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它取材于郑欣同名长篇小说,截取其中青岛抗战时期的章节改编而成。青岛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姜乃鹏说,创排《百川东到海》是坚持用心用情用力运用红色资源、生动传播传承红色文化的生动实践。山东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然而纵观戏曲创作发展史,有关青岛城市抗日的作品处于缺失状态。作为首部反映青岛城市抗日历史和青岛劳工历史的戏曲作品,《百川东到海》对填补相关戏曲舞台的创作空白大有裨益。
青岛市歌舞剧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白洁说,吕剧作为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在青岛具有悠久的历史。此次举全院之力打造这台大戏,台前幕后多是参演过获得文华大奖的作品《红高粱》、《马向阳下乡记》的演职员。从舞剧到歌剧再到吕剧,青岛市歌舞剧院守正创新,笃定前行,展示了较强的综合实力。
吕剧《百川东到海》主创阵容强大:著名导演李利宏担任导演,青年剧作家高志娟担任编剧,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马俊担任作曲、配器,吕剧名家刘俊亮担任唱腔设计,北京人艺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刘鹏担任舞美设计。
首演当晚,山东吕剧十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荆延国饰演唐淳年,山东吕剧十大名家、青岛市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史萍饰演唐宛淇,演唱韵味十足,表演收放自如,展现出深厚精湛的艺术功力。施旭刚饰演反派人物清水,王清梅饰演唐母,刘贞汝饰演耐冬,宋超饰演钟原,刘红饰演桃叶,亦各有亮点。舞台上,演员唱念做打,倾情演绎;座席中,观众被牢牢吸引,掌声阵阵。
这部戏将吕剧传统的坠琴等四大乐器与交响乐队相结合,情绪音乐和伴唱音乐借鉴电影音乐的创作手法,让传统戏曲更加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趣味。对此,观众称赞“大气”,专家评价“洋气”。
剧中,山、海、小洋楼、教堂等青岛元素时时显现于舞台,浓郁的地域色彩让当地观众倍感亲切。值得一提的是,山茶花(又名耐冬)贯穿全剧,它既是与故事情节关联的实物(如山茶花茶),也是唐淳年女儿的名字,还是唐宛淇等人物精神品格的象征。李利宏介绍,耐冬是青岛的市花,他们采风时在冬天的崂山看到了红耐冬,它和南方的山茶花不一样,它在冬天开花,特别绚烂。因此,导演把山茶花的意象融入剧中,以此象征共产党人以及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品格。
在首演后的专家研讨会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主席仲呈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也、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原主任刘玉琴、中国戏剧杂志社原主编赓续华、山东省文化厅原副厅长陈鹏等人充分肯定《百川东到海》主题宏大、立意深刻,是一部新时代具有青岛城市特色的吕剧作品。
仲呈祥认为,《百川东到海》是吕剧在新时代复苏、重振雄风的一次有益的实践,证明吕剧不仅能演家长里短,还能演时代大戏。青岛要抓住这部戏,不断提升,“让这部作品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
陈鹏评价,《百川东到海》从题材到呈现,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产物,有别于传统的吕剧审美表达。他说:“青岛吕剧应该有青岛城市特色,这个定位非常好。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