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ve》第四卷第13期封面“从颜色中来”
亨利·马蒂斯
巴黎Verve出版社,1945年11月杂志。
塔希提岛之窗或塔希提岛II
亨利·马蒂斯
图片由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勒卡托-康布雷齐/Philip Bernard提供。©Succession H.Matisse 2021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亨利·马蒂斯是一位伟大且令人熟悉的艺术大师——他不仅与毕加索、杜尚一起,在20世纪初为造型艺术带来了巨大变革,他更是以“现代主义艺术巨匠”“野兽派领袖人物”让人们敬仰。观看亨利·马蒂斯的绘画,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感——组成画面的各种元素在这位艺术大师的笔下所生成的视觉冲击让人们过目难忘,历久弥新。
2023年是亨利·马蒂斯诞辰154周年,从7月15日起,为期3个月的展览“马蒂斯的马蒂斯”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展览通过从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藏品中精选280余件,涵盖油画、雕塑、素描、纸上墨水、版画、剪纸、书籍插画、织物等多元媒介的作品,完整地呈现亨利·马蒂斯从学徒时期开始,到开创野兽派并成为其代表人物,直至后期投身剪纸艺术,再到晚年主持旺斯礼拜堂设计的完整艺术生涯。
在潇洒的笔触之间、明媚的色块之中,流淌着流利的线条——亨利·马蒂斯把自己的美学观念呈现到了极致。就像他在《舞蹈》中所描绘的,五个手拉手围绕成一圈的人在跳舞,每个人的动作都潇洒随意,身体舞动的幅度都很大,呈现出一种和谐的运动感和张力。《舞蹈》一方面从希腊瓶画中汲取灵感,另一方面参照欧洲民间舞蹈的造型。在蓝色天空、绿色大地的衬托下,赭红色的人体醒目又和谐,充满梦幻式的单纯和朴实,他们的姿态和曲线使观者产生视觉的振动,好像整幅画在跳舞。这正是野兽派的典型风格——将自然的形象回归于明亮而强烈的色彩作为表达个性的手段。在色彩的运用上,野兽派画家大胆泼辣,用笔随意奔放捕捉敏锐的感觉,激情澎湃。
亨利·马蒂斯生于法国北部的勒卡托-康布雷齐,在完成中等教育后来到巴黎学习法律。1888年,在他通过司法资格考试后的第二年成为一所律师事务所的实习书记员,由于得了盲肠炎,亨利·马蒂斯不得不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卧病在床。如果不是因为这一场偶然,美术史上就不可能收获这位伟大的画家了。在消磨恢复期的无聊时光中,亨利·马蒂斯读了古皮尔的《论绘画》,并尝试使用母亲所赠送的颜料箱画画。没想到亨利·马蒂斯从此爱上了画画,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感受:“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康复后的他于1891年回到巴黎,在朱利安艺术学院学习,并于第二年后又转投古斯塔夫·莫罗门下,进入巴黎美院学习。这一段将近十年的学徒生活为马蒂斯打下了西方古典绘画基础。他经常去卢浮宫,拉斐尔、普桑、委拉斯开兹、夏尔丹等不同时代与风格的艺术家的一系列代表作品都成为他学习的对象。亨利·马蒂斯希望领会大师们的核心技法与创作理念,这其中,以细腻的静物画和风俗画著称的18世纪法国杰出画家夏尔丹是他投入精力钻研最多的一位大师,这也证明,在亨利·马蒂斯刚刚成为画家时,还是一名传统风格的信奉者,这从他创作于1896年至1897年间的《餐桌》《静物》等作品中便可得知。
而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期,亨利·马蒂斯的作品开始有了很大变化。对印象派特别是对塞尚的发现,以及接触新印象主义美学变化成为亨利·马蒂斯转变的重要契机:塞尚教会了他构图的新秩序,修拉、西涅克的绘画美学则让他发现了解放色彩从而产生的表现力,从这时开始,亨利·马蒂斯成为了人们所熟悉的“马蒂斯”。在搜索引擎中,只要输入“马蒂斯”,便可获得许多色彩浓郁华丽、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里面包括亨利·马蒂斯创作于1904年的《奢华、宁静和愉悦》,创作于1905年的《开着的窗户》《戴帽子的女人》《科利尤尔,太阳街》《科利尤尔的海岸》,创作于1906年的《有天竺葵的静物》……
《奢华、宁静和愉悦》是一幅点彩画,其技巧的灵感来自保罗·西涅克和乔治·修拉的点画派,也是亨利·马蒂斯在新印象主义模式中的主要作品,这幅画的名称取自查尔斯·波德莱尔的诗歌《西苔岛之游》,取景很可能是基于保罗·西涅克在圣特罗佩的房子,亨利·马蒂斯当时正在那里度假。画中有许多裸体女性在海滩上,她们或十分放松地坐着,或侧卧在海滩上晒太阳,她们其中有一位穿着衣服的,被认为是画家的妻子。画面左下方是铺在地上的桌布,上面放着一个茶壶和杯具,远处绿绿的山丘和湛蓝的水,让人感受到宁静和欢乐。
就像后印象派一样,野兽派也强调画家的主观感受,相比于后印象派模糊的表达,野兽派用鲜艳的色彩表达情感,这种感受更直接,也更强烈。完成于1905年夏天的《科利尤尔,太阳街》是亨利·马蒂斯与家人到地中海沿岸的小渔村度假时的收获。这里离西班牙边境不远,明媚的阳光和鲜艳的色彩极大地释放了画家的色彩天赋。就在这年夏天,亨利·马蒂斯围绕这一主题创作了十几幅油画和素描,通过色彩构建风景,展现了科利尤尔在夏季阳光与炎热下的饱和色彩。由于此前已对点彩风格进行过尝试,亨利·马蒂斯意识到留白可以使纯色并置,并创造空间,因此将它们组织起来。用色彩而非线条构建了整幅画作,笔触之间的大量空白提供了幻想的空间。而不久之后,亨利·马蒂斯便邀请好友安德烈·德朗也来到了科利尤尔,两人一起作画,共同讨论,最后将创作送到了当年的秋季沙龙展。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大胆的用色和飞扬的笔触引起了轩然大波,有评论家比喻这些作品像一群野兽正在吞食温文尔雅的学院派美术,自此,“野兽派”的名号便流传开来。
野兽派的诞生与20世纪初巴黎激情绽放的社会环境脱不开关系,表现为剧烈、大胆的色彩的艺术风格,但亨利·马蒂斯却表现得稍显温和,他擅长在色彩中构建秩序,给人们以思路清晰的印象。在以马蒂斯夫人为模特,创作于1905年的《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中,人物的左右两侧分别涂上了黄色与浅红色,面部中间涂抹着一条粗粗的绿色条纹作为分割。此外背景处的玫红、土橘、深绿,加上人物红色的衣衫、黑色的发色,整个画面因色彩丰富而跳跃。尽管如此,整个画面给人的印象却并非混乱无序,反而是一种整齐有序的稳定感,这源于亨利·马蒂斯对各种色彩尽可能加以突出的同时所进行的精妙分离,使其不至于扰乱整体的平衡,这种丰富的秩序感自始至终都存在于亨利·马蒂斯的作品之中。
亨利·马蒂斯的创作方法为用轮廓强调画面的主体,他的艺术在认可现代艺术装饰的价值方面很重要。出于绘画主题,亨利·马蒂斯也普遍被认为是一位致力于快乐和满足的画家。1930年的塔希提之旅给予亨利·马蒂斯艺术创作灵感与影响,当时的他身处逆境,在60岁花甲之年对自己发起了全新挑战:前往塔希提,寻找新的光线。亨利·马蒂斯在此行多年之后才创作出具有代表性的《塔希提岛之窗或塔希提岛Ⅱ》《大洋洲,天空》《大洋洲,海洋》等作品。这次旅行不但改变了马蒂斯的认知,也成为他向内寻觅和自我超越的契机。20世纪40年代,亨利·马蒂斯通过色彩鲜艳的油画《两位女孩,黄色裙与苏格兰格纹裙》和20世纪50年代用墨水线条描绘《凯西亚的肖像》等作品,为自己从艺术生涯之初对油画和素描领域的探索做出总结:解决线条和色彩之间究竟孰占上风的问题。
亨利·马蒂斯深受其他文化艺术的影响。在他看过几次亚洲艺术展览并前往北非之后,开始在作品中融入了伊斯兰艺术的装饰品质、非洲雕塑的棱角、日本版画的平面特点。马蒂斯曾经宣称他希望自己的艺术成为一种“平衡,纯洁和宁静,没有令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主题”。就像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馆长帕特里斯·德帕尔普所说:“马蒂斯一生创作受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文明的启发,他的艺术超越了国界、宗教、政治,所有人都能与之产生共鸣。马蒂斯的艺术是普世的,他向人们传递了快乐、美丽、和谐与内心的平静,因此所有人都可以和马蒂斯的艺术共情。”这也正体现了亨利·马蒂斯毕生艺术创作的乐趣之所在,即他所常说的“向人们展现一点世界的鲜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