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瓷刻。
陈银付。 受访者供图
深圳商报记者 涂竞玉
用铁锤和金刚钻在瓷面上敲打出深浅不一的点,积点成线,再形成画面,这便是被称为“瓷器上的刺绣”的大丰瓷刻。
第十九届文博会上,现场观众近距离领略了大丰瓷刻的风采。江苏巨匠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展出的大丰瓷刻,将物象肌理生动地再现于瓷器表面。还有匠人现场表演相关技艺,展示“瓷上刺绣”的瓷刻技艺。
大丰瓷刻,是以各种瓷器件为载体,通过凿刻使艺术作品的物象肌理再现于瓷器件的表面之上,刀工精致、线条流畅、意境深远,人物雕刻惟妙惟肖。
据悉,瓷刻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门传统民间手工艺术,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常在自己特别喜欢的瓷器上题诗,为使御迹保留长久,宫廷艺人就想办法将墨宝刻于瓷器上,从而真正产生了瓷刻。经过不断完善发展,逐渐演变为凿刻花草等图案,从而使瓷刻得以流传,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工具的应用,瓷刻技艺不断创新完善,已成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手工艺术之一。
陈银付是“大丰瓷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从事瓷刻技艺30余年,在长期的探索中,他把制作困难、不易把握的瓷刻技艺变得得心应手,熟练地运用油画、国画、书法等各种技法与瓷刻工艺巧妙地融为一体,在选材和技法上都打破常规,大胆尝试,摸索总结出点刻、单划线、深色釉雕、瓷刻巧雕等大丰瓷刻特色技艺。他用金钢钻在瓷器上刻画艺术人生,铸就一颗文化匠心,创作出大量艺术珍品,屡获大奖。
用钻刀在釉面上刻画,无疑是硬碰硬,稍有不慎就会破裂,对创作者要求极高。因此在民间,能掌握这项技艺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他的瓷刻作品技法多样、风格独特,拙中藏巧,巧中蕴趣,镂凿自然,走刀淋漓,或工笔精细,或写意率性,或淡雅素洁,或浓彩艳丽,构图生动,栩栩如生,触有手感,观有笔墨,既有“金石味”,又有“笔墨韵”。
陈银付还以瓷刻作品《麋鹿王》为媒,与国外实现文化交流,打造独特的中国艺术名片,让大丰瓷刻非遗技艺实现“活在当下,火在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