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APP
06-05 23:50
■李跃
本届文博会呈现的新特色、新亮点之一,是聚焦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将全国各地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文化资本,更好发挥文博会的国家级、国际化平台功能和综合性带动作用。这样的新特色、新亮点,当然也会带来新成效。
经过十九届的成长与发展,文博会线下展示交易规模现已达到120000平方米,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第十九届的3596家,已连续十四年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每年吸引海内外10多万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参观、参展、采购的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多个增加到第十九届的108个。
这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优质文化产品从四面八方向文博会汇聚,再通过文博会这个放大器走向四面八方,走向更宽阔的生活。文博会一直致力于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加强龙头文化企业和机构组展力度,提高组展质量,优化展商结构,以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将全国各地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文化资本。从历届文博会情况看,文博会已成为很多国内外文化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全国“首展”“首发”“首秀”的“首选地”,成为集聚和展示全球文化消费新体验的“示范区”。
具体到本届文博会来看,6月1日,“文博会消费季”线上线下正式启动,将为观众带来海量、优质文化商品。在此期间,文博会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升级营销模式,借势抖音文旅、文博会专业展商、各省市媒体、名人专家的联合宣传造势,运营多维资源激发行业渗透,策划全网国潮、非遗热点,不断挖掘国潮文创、非遗文化的多重价值。同时,通过电商平台提供的流量支持和技术赋能,助力参展商与海量线上线下买家精准对接,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
“将全国各地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文化资本”,在这里,需要对“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稍稍厘清一下。这两个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的含义差别很大。“文化资源”是具有较高的人文和审美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具有“公共性”,是一种潜在的产业价值;“文化资本“,是指能带来价值增量效应的文化资源,它不是文化学的“文化”概念与经济学上“资本”概念的简单拼凑,讲求的是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互融,具有“增值性”。
比如,成都对宽窄巷子的打造,深圳华侨城对甘坑客家小镇的打造,都是“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换和提升的典型案例。以甘坑客家小镇为例,客家凉帽作为辨识度非常高的特色民俗,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者以“白鹭归来”为主题,将原创绘本故事延伸,打造了全国首个寻根客家文化的场景浸入式IP亲子农庄。而在此基础上创作的VR电影,还获得了国际电影大奖。
近年来,深圳优质文化产品出口额每年约占全国的1/6,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贸易的黄金口岸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华强方特实现了我国自主品牌文化主题公园向国外输出,《熊出没》等动漫产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三人行影业导演郭吉勇执导,峨眉武术非遗传承人凌云领衔主演的大型文化融合输出艺术节目《舞今中外》系列片《冰火岛》去巴黎和冰岛取景创作,将中国非遗武术带到海外展示,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极大欢迎……这背后,都与文化资源的活化、与文博会提供的强劲推力有关。
前几天采访了“字在”创始人刘美松,他出于爱好搜集了大量铅字,但是,“收藏过程中,我的心态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收藏是最直接也是最笨拙的保护方式,如果不做转换,这些活字依然只是冰冷僵硬地躺在博物馆里。我希望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一个支点,用商业模式让活字“活”在当代,而不是把它圈养起来。”这句话令我感触颇深。是的,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非遗,民俗也好,民间艺术或者民间传统手工艺也罢,它们都承载着前人的情感、指纹与气息,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历史的容颜。作为一种活的、流动的文化遗产,需要为它接上现代生活的地气,与现代生活进行更广泛的连接,才能使之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事实上,现在的年轻人对非遗文化并非没有兴趣,然而长期以来,非遗往往以被保护的姿态出现,和社会公众尤其是年轻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渠道,因而吸引力不够。也就是说,只有让非遗“活”起来,它才能火起来,甚至重新成为社会的一种新时尚。
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沉淀都非常丰富。过去,由于存在开发不科学、配置不合理以及产业发展简单粗放等问题,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和文化产业发展都有所欠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文博会的出现,有力地改变了这样的局面。作为一个国家级、国际化平台,它帮助众多藏在深闺的优秀文化资源实现了产品转换,走向了更辽阔的世界,并带来源源不断的示范效应,促使更多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文创产品竞争力,更多传统文化IP文创产品走上了商业化道路。
本届文博会上,依然会有不少传统文化资源涌入,可以相信,在数字化技术赋能下,许多不乏传统元素的文化产品会“出圈”。如何让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密码获得现代形态的美妙呈现,如何更好地将全国各地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文化资本,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本届文博会将给出一个更清晰的答案。
来源|晶报APP
记者:李跃
编辑: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