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创意设计>

创意设计

国风为何成为00后的“大众文化”

2023-10-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邱娟

穿着马面裙去参加毕业典礼,带上唢呐去蹦迪,00后对国风的界定,就是没有界限。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刘京晶说,自己的学生大部分是00后,作为公共文化领域的研究者,她经常与学生们交流。在师生共同的研究与体验中,他们发现,国风这股风已经不是一阵吹过无痕的短暂流行风潮,而成为一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大众审美。

“国风是什么?我看到过一个回答,国风就是让人一看见就想起中国。”刘京晶说。

中青报·中青网:近年来国风兴起,发展至今呈现出哪些新的特征?

刘京晶:其一,从受众范围来看,出现了全民追“风”。我们之前说国风国潮,是属于年轻人的小众文化、亚文化,但目前国风已经成功“出圈”,在全民的各个年龄层都得到认同,并且融入日常生活。

其二,从表现对象来看,国风的内容得到很大拓展。之前集中在对一些传统文化符号的表现,比如汉字、服饰、剪纸等,而现在国风的表现对象非常多元,不仅是文化符号,还包括生活样态,不仅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比如,既有李子柒式的田园牧歌,又有王七叶式的搞怪反差,引发国际模仿秀。很多00后认为,国风不是只有传统文化,也包括现代生活。

其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结合得更加紧密。我们能明显地感知到,国风产品已经从原来的手办摆件为主,到现在融入日常生活,有各种联名款、各种国货,而且价格亲民,普通人愿意消费、也消费得起。

其四,国风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最初国风相关内容主要通过音乐、动漫、游戏等传播,现在则是从线上到线下无处不在。受众不再满足于仅仅去消费别人的演绎,而是主动参与和融入。尤其是00后,他们是互联网原住民,早已习惯使用各类自媒体去传播国风。

中青报·中青网:对00后来说,国风为什么会成为他们的“大众文化”?

刘京晶:客观上,00后成长的时代,正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可以说与生俱来。

另一个客观原因是互联网的催化。也许80后90后也有这样的爱好,但缺乏社群的支持。而现在各类兴趣圈层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同好,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到一起,激起的涟漪将扩展到整个水面。

主观上,一方面,00后受到文化怀旧心理的影响,对“过去的美好”总有一种探寻的情感,尤其是尚未全面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这种文化心态会更加强烈。另一方面,年轻人追求个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好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他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各种个性化表达,尤其是结合全球时尚进行创造传播,更增强了其主体认同感与自我价值感。

对00后来说,国风不仅是一个文化层面的现象,还与爱国等情感相关。比如之前某外国品牌的一款裙子涉嫌抄袭马面裙,就在网上引发争议。当一股小众的风潮逐渐沉淀为一种大众的文化,国风在保留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创意表达方式,并和国际接轨,“新中式美学”就诞生了,成为更多人的追求。

中青报·中青网:那对国风文化而言,00后又带来了哪些助推作用?

刘京晶:首先是传播力,00后的传播能量毋庸置疑,他们比之前任何一个世代都更加娴熟和深入地使用各种传播工具,类似华服节、国风大会、古风演唱会,甚至还包括在外网宣传,00后都玩得风生水起。其次是内容创作,00后对于内容的创意激活了整个生态。最后是消费助力,虽然00后现在的消费层级不高,但是他们强烈的消费意愿显而易见。比如,你现在去哪儿都能看到穿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包括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他们有文化自信的底气,把国风带到他们能去到的世界各地。

中青报·中青网:国风文化想要可持续健康发展,你有什么建议?

刘京晶:00后是最年轻、最具创作力的世代,他们可以也应该去吸收全人类的创新成果,来创造世界级的国风艺术,在世界范围做国风传播。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包容,另一方面也要引导。

我和00后学生们交流,他们自己也认为,要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科普。这些文化内容在互联网上良莠不齐,他们迫切需要权威的知识普及,来做更加符合文化原貌的传播。00后有这样的文化需求,也有这样的文化自觉。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辩证性的思考,避免厚古薄今、以古非今,不要一味追求过往,而是要站在当下,去创造更符合当下社会形态的国风文化。国风这股“风”,不仅可以席卷中国,还可以“好风凭借力”,助力我们在世界树立新的文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