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几百年前,在古代匠人一锤一拉、一描一画中,泥土变成了精美的陶瓷。如今,它们矗立于展柜中,组成了新时代博物馆里展出的美。
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里的志愿者团队(以下简称“文博社”)也经历着这样的“土与火之歌”。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生赵鑫龙记得第一次踏入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时,第一印象便是庄严和神圣。在这里,他的注意力被展板上关于秦腔艺术的故事吸引,目光牢牢锁定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动画上,思绪也随着学生志愿者的讲解声缓缓飘进蕴含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世界里……“我要成为一名博物馆志愿者。”他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文博社”是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里的志愿公益类社团,主要负责讲解服务接待、策展布展、宣传教育等社会服务工作,这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交小博”。据统计,仅在2022-2023学年内,社团共100余位志愿讲解员先后为校内外参观团体提供超过1000场讲解,服务人数高达10多万人。
在这里,有人从一名“小白”蜕变成了讲解“达人”;有人因为一次博物馆参观经历,开启了探索创新的科研之路;有人选择毕业后扎根西部服务国家。
在“文博社”指导教师魏琳看来,“交小博”始终有一股“上下求索”的精神,他们认真严谨地对待学习生活和志愿工作,支撑着每个人在成长路上探寻真知。
“每一件文物都是有血有肉、有特性的生命”
去年,日英专业本科生史欣雨了解到“全国高校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大赛时心动又迟疑:我能行吗?我的讲解水平能不能登台?我的能力足以和全国讲解员相抗衡吗?
思虑再三,史欣雨还是找到指导老师,表达了自己想要试一试的意愿。历时半个月,从选题到讲稿打磨,从仪态到发音,几百次在博物馆展柜前流连,几十次翻阅馆藏文物编选书籍……一尊长眉细眼、斜梳堕马、面若桃李的唐代侍女俑激发了史欣雨的无限好奇。
史欣雨顺着蛛丝马迹一点点地摸索过去,知道了“她”是一个爱美的女孩,生活在一个昂扬的年代,“她”的服饰、妆容展现的不仅是个人风华,更是时代的风尚。随着对这段历史越发了解,史欣雨发现解开一个谜团后,还有更多的历史谜团等待着解开。这正是文博相关工作的意义与趣味所在,“只有追根溯源才能让讲解时的语音、语调、动作、神态与文物背景相符合”。
最终,史欣雨荣获全国一等奖。对她来说,这场全国性的比赛更像一场“雪中送炭”,让她认识了这尊独特的俑,更认识了独特的自己。
在文博社,像史欣雨一样的学生志愿者不在少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讲解员,首先要克服“念稿”的恐慌,每一位“交小博”参与社团工作的第一步便是讲解。
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司沭彤清楚地记得,刚加入文博社时,看讲解稿只觉得晦涩难懂。那时,她试着将每部分的文字都与对应的展品进行配对、想象,尝试着了解它们、熟悉它们,将冰冷的文字融入文物当中。渐渐地,她发现在背诵稿件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文物的模样,秦腔戏服、瓦当、书画……
在一次次的讲解中找寻着千百年前文物的回响,又通过自己的声音将这深沉的回响传递到更多人心中。司沭彤曾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句话——“踏先人步,悟百年事”。她觉得,新时代年轻人除了要追溯昔日的故事,还要创造更加崭新的现代面貌。
机缘巧合之下,司沭彤参与了学校文创产品“唐多多”的设计。“唐多多”是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馆藏唐代侍女俑的衍生产品。在年轻学生创作团队看来,这件文创设计追求有美、有新、有情,在保留侍女俑美丽的同时,放大了实用价值,耳饰陈列、笼香、存钱等功能超越简单的收藏装饰作用,“我们尝试给‘唐多多’更有活力的新面貌”。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博物院考察时说。
赵鑫龙在亲身参与体验文博工作中,愈发领会到了其中的深沉含义。“隔着玻璃展柜的,其实是灿烂华夏文明在向新时代的我们挥手。”
志愿者们因为对博物馆文化的热爱汇聚在一起,在一次次共同的博物馆之旅中,他们也在理解着何为“博大厚重”。
2020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数字展厅”正式开展。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张丹丹作为一名新晋志愿者加入讲解队伍中,用自己的声音向来自各行各业的参观者展示创新港的前世今生。
如今,毕业后的张丹丹在西迁精神指引下投身到核工业建设之中。从陕西到山西,从创新港数字展厅到中核七院,张丹丹把自己的经历与所处环境“链接”,在博物馆里汲取的精神养分持续“发光”。前段时间,她曾代表单位参加山西省第三届理论宣讲大赛获得三等奖。
张丹丹说:“那段学生志愿讲解员的经历总是时不时地浮现出来,在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的每一次工作都值得怀念。”
“我们在青年志愿者选择的背后,看见了博物馆的力量”
高校博物馆作为联系青年学子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桥梁,如何发挥文博资源在服务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博社里的年轻人一直在寻找答案。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魏上杰曾进行一项“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视角下学生策展实践路径构建”研究。他和团队成员广泛地调研了国内外诸多高校在学生策展方面的相关实践,汲取了许多优秀的经验,并在西安交通大学学生策划的两届毕业展中得到了应用。
与此同时,这份创新调研也被魏上杰带到了创新创业大赛上。魏上杰说:“搞科研就要坐得住,下恒心,心无旁骛。这与文博工作是相通的,心不静很难走进文物的世界。我们在博物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学会了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进取、互帮互助。”
魏琳很喜欢用“大器同铸”这个词来形容学生志愿者们的文博服务工作。在她看来,大器是展柜里精美绝伦的文物,也是不断成长进步的“交小博”。在博物馆的日子里,魏琳见证着每一位青年志愿者的蜕变。
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博物馆馆长吕青认为,博物馆为志愿们提供了更高更广阔的平台,年轻人在一次次策展实践、文博比赛、课题申报、学术交流以及社会实践中锻炼自我,发挥了博物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功能,无论是对学生现有校园学习生活,还是对未来步入社会工作都非常有好处。
“学生们选择什么事业去奉献,选择发出何种声音,讲述何种故事……这些选择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博物馆的力量。”未来,吕青希望能够继续吸纳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投身文博事业,“在这里,他们可以用自身行动践行志愿者服务精神,也可以传播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用年轻人的话语让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被更多人听见、了解、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