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创意设计>

创意设计

展现产业新活力 赋能瓷都新发展

2023-11-0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编辑:邱娟

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构成了景德镇独树一帜的陶瓷产业和陶瓷文化。

近日,在2023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举办期间,景德镇文化创新发展论坛等专业论坛不仅吸引了版权界专业人士共话未来,随处可见的版权元素更似一扇扇窗口,亮出了景德镇独有的“版权风景”。在几天的采访中,《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充分感受到景德镇是如何把版权作为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要素和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实际行动积极探索出一条以版权赋能文化传承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的有效路径。

精致独特的版权馆——集中展示陶瓷版权转化与应用

在瓷博会三号馆,由国家版权局、江西省版权局、景德镇市版权局指导,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承办策划的版权馆惊艳亮相。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科技+实物全面展示版权成果,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景德镇“声动四方”的陶瓷文化底蕴和陶瓷版权转化与应用成果。

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规划发展部部长吴婧告诉记者,馆内展示了陶溪川文创街区、三宝国际瓷谷、名坊园等版权示范园区约100余件匠心独运的陶瓷产品,涵盖青花、粉彩、高温釉下彩、颜色釉、玲珑等多个品类。通过这些精美绝伦的陶瓷作品和丰富的文化意象,呈现出版权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来的生机与魅力。

走进版权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展示面积近50平方米的“全国陶瓷非遗版权创意大赛”特等奖作品大型微雕《瓷造大观园》。该作品由红学爱好者与景德镇瓷雕老艺人联袂创作,大小600多件瓷雕生动再现了大观园这一典雅恢宏的园林经典。已经80岁高龄的观众曹林,对于陶瓷和《红楼梦》有很深厚的感情。他告诉记者:“这样的作品,必须要对陶瓷创作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很深的理解才能创作出来,这是陶瓷与传统文化结合最好的体现。”

馆内还展出了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园区单位和江西省版权示范单位、园区情况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调研项目“IP与创意产业:景德镇故事”,还推出了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情况介绍等相关内容。景德镇的历史与传统、新时期景德镇发展的版权时代要求、陶瓷版权保护的特色呈现、陶瓷版权运用的生动实践……这些内容展示了版权对景德镇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及“独具景色”的“景德镇模式”。

在版权馆门口,非遗传承项目景德镇学院“罄音”瓷乐团进行现场演绎,悠扬的瓷乐表演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开发创作的“瓷马林巴”“瓷拍筒”“瓷风帆”等10多种新型陶瓷乐器均获得专利并进行了作品登记。这不仅是陶瓷非遗文化,也是陶瓷版权的应用新场景展示。

创客齐聚的陶溪川——版权故事既生动也深刻

高耸的烟囱、独具特色的厂房屋顶、红色砖块的墙面……走进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会看到一间间充满艺术气息的创意工作室和一个个青年创客搭建的摊位,这里是陶瓷创作者和爱好者的“造梦空间”。瓷博会举办期间,众多重要活动就在陶溪川举办,这里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者和参会者。

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原是景德镇宇宙瓷厂,伴随着景德镇城市更新的脚步,经过工业遗存改造,旧空间内萌发新业态,吸引了来自全国的青年创客聚集在这里,构筑了好看、好玩、可持续发展的陶溪川。创客与陶溪川共同书写着既生动也深刻的版权故事。

据了解,陶溪川目前聚集了2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景漂”大学生创客,他们扎根于此,潜心进行原创设计,实现创业梦想。瓷博会举办期间,陶溪川的重要活动——春秋大集同期进行,来自国内外的陶瓷创作者都在此展示拿手作品,进行展示销售,原创氛围满满。

陶溪川版权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陶溪川作为年轻态的孵化基地,有严格的原创要求,整个市集分为3个区域:摊位集市区、邑空间邑画廊区以及创客工作室。无论在陶溪川夜市的哪个区域经营,均要求创客有属于自己的手工艺品,与他人作品的近似程度经版权检索比对库比对超过60%—80%,该创客便不具备成为摊位集市经营者的资格。这就要求创客不仅要有属于自己的作品,还需要通过作品质量审批,获得至少一份作品登记证书才可以入驻。

版权准入作为创客入驻陶溪川的标准,正是陶溪川激励创客不断发掘创作潜能、专注于创新创造的方式。漫步在陶溪川的街区,与其他同类街区不同的是,在这里的五花八门的摊位上,你经常可以看到摆在摊位前的作品登记证书。无声的证书,成为宣传版权最好的方式。

作为陶溪川的常客,乔予告诉记者,在大学时期,她就来到了陶溪川进行创业,经过几年时间,尽管已经有了自己的线上店和实体店面,但依然十分舍不得陶溪川。“除了销售产品,陶溪川更是一扇很重要的展示窗口,我们以此实现多元的引流赋能,实现增值。”

事实上,在陶溪川建设之初,也会出现作品同质化严重及抄袭现象。市场刚出现热销产品,马上就会出现大批产品跟风抄袭。察觉到当时的市场情况,江西省和景德镇版权管理部门以及陶溪川管理者都意识到,必须在陶溪川建立系统、专业的版权保护体系,才能促进陶溪川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陶溪川会定期邀请版权行业专家,为“景漂”创客开展知识产权相关公开讲座,帮助“景漂”管理和运营好版权资产,推动“洋景漂”与“景漂”的联动设计创作,激发产生更加国际化的原创作品。陶溪川先后引入江西省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江西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陶溪川服务点、景德镇陶瓷版权服务站、江西省维权援助陶瓷工作站陶溪川服务点、珠山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陶溪川巡回审判点、景德镇市陶瓷版权快速维权中心等机构,完善了咨询、申报、维权等系列服务体系,为陶溪川版权服务和维权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不出陶溪川,我们就能拿到作品登记证书,创业更有底气了。”在陶溪川创业的乐斌,其创作的产品曾在申请作品登记证书后投产上市。不久,他就发现了市面上的仿品,此后积极进行维权,侵权人随即将仿冒产品下架、销毁,并赔礼道歉。

版权,也进一步助推了陶溪川迈出对外文化交流的脚步。早在2016年,陶溪川就建立了陶溪川国际工作室,通过国际驻场项目和交流活动,与欧洲及日本、韩国等65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机构、院校紧密合作。每年春秋两季的春秋大集,都会吸引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艺术家、设计师报名参与。每一位国际艺术家的作品都能在陶溪川进行作品登记,也有很多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在国际交流平台上走向国际市场,向更多人讲述陶溪川与版权的故事。

热闹的昌南碗集——让版权走进寻常百姓家

版权之夜文艺演出、陶瓷文创、非遗展演等丰富的活动让景德镇城市文化地标——昌南里“大碗”热闹非凡。“2023昌南碗集”活动紧跟市场风向,推出以版权原创为基调的主题市集,打造登记、认证、交易、维权等一条龙版权配套服务产业链条。

记者在集市现场看到,整个碗集活动以“假日唤醒”为主题,配合雅集、瓷乐表演与三天音乐市集三大特色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和本地市民拍照打卡。瓷乐表演将音乐与陶瓷完美结合,用音乐诠释陶瓷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文创集市陈列了琳琅满目的陶瓷产品,其中不乏新奇创意和艺术表演引人驻足。

陶清军是陶瓷艺术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一家品牌的掌门人,在市集上,他带来了自己的原创作品进行销售,每件作品都进行了作品登记。他告诉记者:“版权保护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加强版权保护,可以激发更多的创新创意,让非遗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昌南碗集通过将版权艺术作品以市集等方式进行呈现,让艺术家的原创作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现实,市民、游客也能享受到更多优质的版权作品,有更多样化的体验。”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负责人余志华介绍,陶瓷是景德镇的热点IP,当前,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高速发展,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作为陶瓷产业和版权经济的助推者,始终致力于营造鼓励创新、保护版权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探索推动陶瓷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实现千年瓷都的千亿产业砥砺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