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英修复烟波致爽殿内檐文物 王添艺 摄
清代建筑内檐棚壁糊饰技艺是清代民居、王公贵族府邸、皇家建筑内,使用纸、绢等软性材料裱糊装饰墙面及天花的工艺技术。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中传承至今的建筑内檐棚壁糊饰技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密码。
秫秸秆顶棚:
北方老房子的共同记忆
近日,北京故宫丽景轩真枋子三锭式秫秸秆顶棚成功修复,通过对“糊大白”这一集体记忆的追溯,再现了北方传统居住文化的价值观。
糊饰技艺在民间被称为“裱糊”“糊大白”,简单说来就是用木条、秫秸等材料在屋内搭建框架,用纸张裱糊在顶棚、墙面上,从而起到缩小室内空间、保温隔热,达到改善室内小环境的目的。上世纪50年代后,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曾经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裱糊技艺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金学文是金记裱糊第三代传人,从很小的时候开始,金学文就跟着父亲、祖父学习裱糊,北海团城、故宫西华门等处都有金学文和家人的修缮作品。
为了保证故宫丽景轩的修复效果,即使经验丰富的金学文也十分谨慎,“我们尽量利用原有的秫秸秆实现最小干预。”从处理秫秸开始,顶棚修复要经历十几道工序,“刚收割的高粱秆因其含水率高,需要自然干燥至少一季后去皮熏直,才能保证顶棚平整度;搭架子前要把秫秸裹上纸条以增加黏合牢固性;为了方便底纸裱糊,裱糊匠都会依据底纸的宽度用一根秫秸制作制子,测定白秆档距;制作顶棚的框架大边时,双边比单边更结实牢固;在固定房檩的吊棍时要先钉上端,用麻线捆扎时要对折缠绕挤压固牢……”这是金学文制作的秫秸顶棚结实美观的奥秘。
在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牵头的科技部“十三五”项目“明清官式建筑营造技艺科学认知与本体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历时两年的研究修复下,丽景轩重获新生。“我们进行了文献整理、现场勘察、匠师访谈、模拟示范、修复实践等层层深入的研究工作。完成了三锭式秫秸秆顶棚操作工艺手册及操作工艺视频,以期将这门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进行全面记录。最后我们决定不重新裱糊纸张,将这处曾经的皇家内廷小库房作为秫秸秆架子制作工艺示范点,并制作了一个修复示范牌放在室内进行说明,留住曾经的营造记忆。”故宫博物院古建部正高级工程师纪立芳说。
梅花盘布、撒鱼鳞:
专治“摇摇欲坠”和“凹凸不平”
烟波致爽殿,因清代康熙题诗“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得名,是承德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之首,于2019年启动修缮,颐和园管理处退休专家王敏英受邀出山。
当看到烟波致爽殿的内檐墙面脱落斑驳,白樘篦子虫蛀歪闪等“病症”时,王敏英开出了“梅花盘布”和“撒鱼鳞”两张“药方”。
“梅花盘布”又被称作“扒登”,是将纸张按隔空的方式裹贴在箅子上,站在远处看,如同盛开的梅花一样盘布交错。“粘贴时纸张方向应扭转45°,纸面边沿与白樘箅子木棱条构成对角,这样,纸张四角多出的部分即可向上翻卷,裹贴在白樘箅子上,从而增加纸张与箅子的贴合面,提升棚壁耐久性。”王敏英介绍了“梅花盘布”的技术要领。
“梅花盘布”完成后还需以平贴的方式对“梅花”所留的空当进行填补。由此完成了纸张与白樘箅子的第一次结合,大大提升了糊饰棚壁的耐久性能,成为官式建筑内檐棚壁糊饰中最具标志性的技法之一。
“撒鱼鳞”则适用于平面凹陷的矫平。如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东暖阁的东墙,因其年代久远整个墙面都向内凹陷。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将纸张裁成长条粘贴堆叠,形成悬浮的组合,远远看去,纸条好像鱼鳞一般层层压叠,因此被称为“撒鱼鳞”。长条的宽度与长度视墙形走势而定,“一般来说,凹陷越严重,长条越宽,凹陷弧度越大,长条越短。”王敏英介绍。
“撒鱼鳞”实际上是在新旧墙面间构建了一个个灵活的小三角形,从而对之后通片覆盖形成的新墙面实现稳定支撑,还兼具防潮、减少病虫害的功能。
内檐棚壁糊饰代表着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内檐装饰应用领域的顶级理解。随着相关研究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古老建筑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因建筑蕴藏的文明和历史得以更好保留,为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