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影视动漫>

影视动漫

大银幕需要什么样的媒体故事

2023-12-12    来源:文汇报    编辑:邱娟

在票务网站上,电影《热搜》的海报上印着两行口号:触目惊心,反转解气。“反转”成为剧情标配,“解气”收割观众情绪价值,影片上映10天,票房刚过6000万元,可见观众对这样“触目惊心”不着调的媒体故事,认可度有限。

几个月前,电影《不止不休》上映时,争议更多集中于“张颂文是否过于抓马地把一个调查记者演成了大哥”。那么眼下的《热搜》走得更远,离开传统媒体创业的女主角,以违反新闻职业操守和专业规范的操作挖出“猛料”,包办刑侦立案和网络升堂。从《不止不休》到《热搜》,与剧情和人物有关的讨论并非只是行业中人针对行业题材的吹毛求疵,它触及对“媒体”的误读以及“媒体题材”这种行业类型片延伸出的更广义的困境:围绕着媒体的叙事成为撬动社会议题的支点,什么样的媒体故事才是有时代感的?是此时此刻的中国大银幕需要的?

专业恰恰体现在去英雄主义的、反高潮的日常

很多媒体和前媒体从业者看过《热搜》后,调高了对《不止不休》的评价。同属于中国当代的语境,《热搜》不仅没有规避《不止不休》存在的显见缺陷,反而错得更离谱。

《不止不休》拍了三分之一部好电影,影片的最后半小时、也就是整个常规的三幕剧叙事进入收尾的第三幕时,主创找到一个犀利的视角,从这个视角展开的有关新闻伦理的讨论可说在全世界范围都是具有社会话题性的。一个初出茅庐的调查记者经历一系列严谨的采访和事实核查,遭遇了法理和生命伦理的冲突,隐形的疾病歧视,弱者争取权益却进入灰色地带,在“善”和“善”的冲突中,媒体的位置在哪里?可以选择什么作为?这些值得用100分钟的剧情片来呈现的内容,被压缩在30分钟里,因为此前一个多小时的情节,太多的篇幅用在渲染张颂文扮演的资深调查记者是游走于三教九流的带头大哥。这个角色被附加了“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的过分煽情的动机,演员付出了与此匹配的大于生活的表演,以至于记者带实习生带出了高启强教小弟的错觉。

《不止不休》的记者和编辑群像里,相对最有说服力的反而是只有几分钟戏份的周野芒,他扮演的主编最大的特点是没有锋芒毕露的特色,他的专业恰恰体现在去英雄主义的、反高潮的日常。周野芒的表演姿态也应该是电影叙事塑造媒体形象所追求的状态:广义的媒体工作以及个体的媒体从业者行动,两者和生活之间都不存在断崖式落差。很多带着“事后之明”的回忆有大起大落的戏剧感,而在当事过程中,采访的推进和素材的积累,文章背后积攒的每一步是平淡的,反戏剧的。

简单粗暴的“反转解气”,把电影带去相反方向

媒体题材创作中必然面对的矛盾在于,越是揭示“罪恶奇观”的报道案例越有影视化的戏剧张力,然而报道诞生的过程中不存在奇观。追求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以及保持与此相匹配的认真、细致、审慎、冷静,才是新闻和新闻工作者应该有的样子。

一则能震动甚至推动社会变化的报道的诞生,其背后的媒体从业者和团队,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也不是在深渊里良心发现的反英雄,而是坚持做正确事情的普通人。

《热搜》的女主角陈妙与其说是自媒体大V,倒不如说是各种中二幻想的投射。她的形象,出场时被贬得太低,追逐流量宛如循着死味的秃鹫,为了利益变现不择手段;转变来得猝不及防,一个职业伦理和专业能力都堪忧的传统媒体离职人员,因为一篇“小作文”坚定了“女孩帮助女孩”的心意,设计无间道连环套对抗资本大鳄,这简直是神奇女侠。

《热搜》最大的硬伤,是底层创作逻辑上就出了问题——混淆了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的概念。自媒体作为新出现的传播主体,在互联网传播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拥有相当的影响力,这也很容易让人把它们和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混为一谈。但调查报道需要以社会责任驱动而非利益驱动的理念和行为方式,更需要一套缜密的建立在新闻道德伦理和职业规范基础上的生产流程与约束机制,比如避免先入为主、信源交叉验证、事实反复核查、依法依规采访、保护当事人隐私,等等。现实生活中的自媒体,并不具备这样的自我约束机制,舆论场上更常见的,是自媒体以观点大于事实的情绪化传播来收割流量。《热搜》的角色设定,暴露出编剧对媒体行业的一知半解,陈妙的行为方式确实很“自媒体”,这恰恰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要尽力避免的。

除了陈妙在“资本”和“正义”之间作出道德的抉择,《热搜》原本可以展开更丰富的讨论,正面探讨媒体人职能和媒体形态变化——报道成为持续动态的过程,深度调查的行动被公开化,成为一场时刻与受众互动的“直播”,“热搜”制造了新形态的知情权还是对公众的利用呢?新媒体的现实干预和伦理边界在哪里?

但这些在电影里都缺席了。创作团队为了简单粗暴的“反转解气”,把电影带去相反的方向,甚至毫无必要地渲染一桩恶性案件的“刺激性”和“性刺激”,这恶俗的趣味确实“触目惊心”。猎奇、煽情、以廉价正义感评判一切,这些不正是《热搜》本应该批判的对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