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方麦地的守护到南方稻作人家的迁移、沿海渔家上岸,第五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3部永久收藏奖的作品,视角聚焦华夏主要传统经济生产方式,将千百年栖息生养在这片土地上劳作者的命运,历史性地推到时代变革的十字路口,引发人们对当下大众民间礼俗存续于日常的可能性思绪万千的反思……日前,由中国民族博物馆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节日志编辑部、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市文化产业促进中心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在京举行。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顾群、副馆长郑茜出席闭幕式;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影视人类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影视人类学会副会长鲍江,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朱靖江等出席双年展展映。
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类学影展之一,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坚持在“在视觉深描中看见,为记忆共享而典藏”,自2015年第一届学术展征集作品105部至2023年第五届学术展征集作品667部,短短8年,不仅收集了大量典藏优秀民族志纪录片构建中华民族记忆资源库,同时每届学术展以学术展映和研讨的方式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盛会。
本届学术展以“四海一家”为征集主题,提倡采用新理念、新技术手段、新视角进行民族志影像的创新与实验。除主展映、非遗影像、乡村(社区)影像、学生单元外,新设置实验影像、动画民族志单元。本届征集作品共667部,56部作品入围,创历届学术展征集与入围影片数量新高。经评委会认真评选,授予《一生的麦地》永久收藏奖金奖、《问稻》永久收藏奖银奖、《蜉蝣》永久收藏奖铜奖、《纳山纳人》评委会特别奖、《十一坡》传播贡献奖、《说春》非遗影像单元优秀奖、《章朗青年》乡村/社区影像单元优秀奖、《在电影中呼唤》学生单元优秀奖、《凉茶》短视频单元优秀奖、《它们在门外》实验影像单元优秀奖。第一次纳入评奖单元的动画民族志单元优秀奖空缺。评委会将终身成就奖授予“长期定点深耕田野,从事拍摄、著述、分享等多模态民族志研究与表达”的云南影视人类学者、云南省博物馆原馆长郭净,表彰他饶富个人创造性的云南西北藏族田野研究成果,彰显了数字时代中国影视人类学的主流取向。整个学术展凸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宗旨,持续推进中国民族志纪录片收藏、展示、研究、交流权威平台的建设,并忠实践行推动中国影视人类学发展的初心。
从开幕式上《问稻》一抹清新的多模态影像亮相引起的热烈掌声,到闭幕式颁奖典礼上将本届终身成就奖授予老一代民族志影像学者郭净,第五届民族志影像纪录片学术双年展在继续坚守影视人类学主流取向原则下,以书写主体年轻态、影像表达手段创新性、学术成果传播社会化三大特点,开拓了用视觉艺术书写民族志的新阶段。
一是民族志书写主体的年轻态。从更多青年作者参与、更多反映青年生活状貌的作品涌现,到更多镜头深描处于社会转型文化视域下社会青年主体的人文价值观,本届学术展获奖的10部作品中有6部出自民族志影像新生代之手,6部作品内容涉及当代不同民族青年群体及个人的情感归属和文化认同。家国万事以影像连结不同代次人群的文化记忆与情感纽带,一往情深地影响更多年轻人,重新审视和思考一路奔波的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民族兴衰的关系。
二是影像表达手段的创新性。本届学术展不仅作者年轻化、作品内容年轻态,作品接受者同样呈现年轻化倾向。从固定机位一镜到底到多模态媒体自由切换,涌现出众多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视角的实证类、现象类、动画类影像作品,推进了民族志影像创作的多样性。而动画单元奖空缺的结果,又体现了评委会学术上开放而严谨的态度。
三是学术成果传播的社会化。学术展期间,中国民族博物馆与东华大学签署馆校联动合作协议、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人类学影像库、大学展演区青年学生的踊跃参与……主办方更加重视学术研讨交流和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负有使命地推进当代博物馆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外延,从收藏民族志纪录片永久记忆、搭建民族志学术研究的视觉平台,到开始关注学术研究成果社会传播的公共意义。
闭幕式上,本届学术展总策展人郑茜表示:“在持续举办5届以后,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双年展已经培育出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理念,形成了自身坚守的一套价值观。我们始终坚持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要旨,以促进文化交融、增进文化共识为目标,以构筑各民族文化的公共性和共享性为使命;其间,我们始终坚守学术性,用影视人类学理论方法和原则,为民族志影像成为具有长久珍存价值的影音文物确立科学标准;更重要的是,我们致力于拓展传播性,把博物馆展示理念演变为民族志影展的社会传播理念,积极寻求民族志纪录片从学术传播向较广泛的社会传播的路径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