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4日,在布拉格举办的第26届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通过了新的博物馆定义,其中提出博物馆要“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accessible)和包容性(inclusive)”。2023年9月1日,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的专门性法律《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其中指出将进一步推动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无障碍建设。无论是博物馆定义所导向的未来博物馆的发展方向,还是国家法规所直接指定的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职责,均指向了建设一个更为可及的、包容的、无障碍的博物馆。因此,了解无障碍的内涵并思考无障碍博物馆的建设就显得极为重要。
实际上,早先时候无障碍所对应的英文是barrierfree,后来将其修正为accessible,这一变化意味着无障碍的内涵从单纯地消除环境障碍转向了内涵更为丰富的人的“可及性”,关注人的能力和功能,强调实现权利和自由的最终状态。虽然“可及性”“可访问性”“可达性”的译法更能体现accessible的理念,但在国内环境中,该译法不如“无障碍”为人所熟悉,因此政策制定以及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无障碍”一词。目前来看,这种约定俗成的译法在方便大家理解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误解。“无障碍”一词常常让人联想到残障人士,认为无障碍环境受益群体不广、内容不多、价值不高,矮化了无障碍的内涵和外延。因此,在使用“无障碍”概念时,我们一定要清醒把握其背后内涵的重要变化及其丰富性。
无障碍这一理念发端于欧美国家的建筑领域,后逐渐扩展到交通、服务等社会各领域。在被引入中国后,很长时间内一直被当作工程技术问题来处理,几乎全凭直接引进和制定标准规范来推动其发展。整体上来看,我国对于无障碍的内涵研究不够深入、认知比较模糊,甚至经常出现一些错误和狭隘认识,如认为无障碍是残障人士的专属权益,是坡道、扶手、电梯等无障碍设施。但是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无障碍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的认识有了较大进步。无障碍的受益群体不再局限于残障人士,而是“面向全体成员,突出重点人群”,不再仅侧重于物理环境的改善,还侧重权益的全面与实现,扩大了无障碍的通用性和广泛受益性。
我国博物馆在无障碍建设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努力和探索,但几乎仅限于坡道、扶手、电梯、停车位等基础设施。这些远远不够。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应为公众提供无障碍服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无障碍环境利于所有人的认识。博物馆实施无障碍建设的好处不仅限于提升了残障人士参观博物馆的各项权益,更是有利于所有观众获得更便利舒适全面的博物馆体验。从通用设计理念来看,无障碍环境不是残障人士等少数人专享的环境,是最大多数人共享的环境。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互惠利他的双赢共赢多赢的行为,无障碍环境也是对所有人更安全、更便利、更人性的环境。就无障碍博物馆而言,为达成无障碍解决方案所做的努力有利于所有参观者,所有观众都能获得更为丰富和满意的博物馆体验。如,电梯是无障碍设施中的重要一项,其极大地方便了坐轮椅的残障人士,也便利了那些行走不便的老人、儿童,以及携带行李重物的游客甚至是仅仅感觉累乏的观众。允许触摸互动不仅仅利于有视觉障碍的观众,还能拉近所有观众与博物馆藏品之间的距离,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材料、形状、重量、质地、气味和其他特性,丰富拓宽了他们的感官体验,并对某些展览产生新的见解。
二是充分保障物理环境的无障碍。物理环境的无障碍是观众参观利用博物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如前所述,目前国内博物馆基本都配备了基础的无障碍设施,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具体实践层面,需应用通用设计的原则,从早期开发阶段便将可及性/无障碍问题纳入考虑,直到在博物馆空间实施。要充分考虑残障观众的需求,从他们进入馆内的每一项活动出发而设计适合他们的参观方式,如咨询、移动、休息、如厕、饮水、获取信息等,以便让残障观众顺利完成进馆、参观、休息、离馆的流程。
三是积极促进理解、情感的无障碍。环境无障碍是无障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还远远不够,其解决的只是到馆问题。在残障观众进入博物馆之后,如何满足他们的观展需求和情感需求,从而提升博物馆服务每一位社会公众的能力与水平是一项重大课题。博物馆要采用多种技术和手段,如开展盲文或手语等导览形式、展示可触摸展品(复制品) 、举办专项活动等,以促进残障观众无障碍地理解展览,并鼓励残障观众积极地利用博物馆资源。博物馆应树立提供无障碍服务的意识,学习残障人士的相关知识,了解残障人士对于博物馆的需求,并对工作人员提供服务培训,以此建立起博物馆中的残障人士友好机制,让各类残障观众时时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如今,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无数的人涌进博物馆。似乎博物馆应对这些健康的庞大的观众群体便应接不暇,根本无需花费时间与精力特别照顾那些少数的潜在观众,提议无障碍博物馆建设显得不合时宜。然而,正如文中最开始所强调的,无障碍不是针对残障人士的无障碍,而是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舒适、更便利的环境。今天,无障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特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及国家文明的标志。对于博物馆而言,无障碍的、可及性、包容的环境建设是正确的应该做的事。秉持多元和包容的心态,更新理念并使用适宜的策划、设计和技术,使得博物馆成为人人可及、人人共享、包容人人的普世性博物馆,是博物馆研究人员需要研讨的议题。同时要认清,博物馆的包容与可及也受大环境的影响,需要社会各界的多元、包容和协作以及一套完备的运作体系。同时要承认,博物馆内可能没有穷尽的、完美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但这不能阻挡我们去探讨更多可能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系青岛市博物馆研究部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