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网>广告传媒>

广告传媒

“方寸间”:小空间展览大梦想

2024-03-01    来源:中国文化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编辑:谢佳晔

▲ 观众参观“方寸间”的画展 青羊区文化馆供图

龙年春节,一场特别的师生国画展为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文化馆增添了节日的文化氛围。在该馆打造的成都市首个面向普通艺术爱好者开放的展示空间“方寸间”里,这样的展览连续两年举办了35场。365天不间断,方寸之间见天地,专门为艺术爱好者提供的小型展览服务,让每一个平凡的艺术梦想被点亮,也让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高门槛”变“对路子”

等了半年的排期后,“‘福染虹石’谢礼岳师生国画展”如期展出。“这在行业内都很少见。”第一次带着10名学生共同参展,谢礼岳直言比自己办个展还开心,意义重大。“方寸间”让学生们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中国山水画作品,坚定了他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一直以来,动态的文化艺术类别较容易给群众提供学习和展示的空间,如群众舞蹈、群众合唱等。但静态的文化艺术却因为模式化的限制成了高门槛,群众有想表达的愿望,却鲜有可供表达的方式和渠道。

“破题”源于一场“文化馆公益课满意度调查”。青羊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回忆说,在调查中不少群众提出,希望文化馆能为艺术爱好者举办作品展示活动。经过调查发现,馆内原来的休息区平时人比较少,可不可以利用起来?具体怎么做?经讨论、充分征求意见后,决定在室内装潢设计、灯光调试、局部细节上下功夫,将馆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改造成高雅艺术空间。

如何回应群众的热切需求?首先是降低门槛。“方寸间”对参展人的身份和参展作品内容形式不作限制,只要能提供15件至20件作品,通过前期筹备的艺评组审核后,便可进行展出。一月一期,利用文化馆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招募征集,每年举行2次雅集沙龙和6次艺友交流活动,同时在系列展出中固定两期为助力少儿艺术爱好的春芽特展和关爱残障儿童的爱心展。

消息一经发出,申请纷至沓来。“展览档期已经排到了2027年。”该负责人笑着说,群众的热烈回应充分说明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合胃口”“对路子”,也更坚定了他们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

“旁观者”变“参与者”

“我在文化馆参加培训已有5年之久,受益匪浅,要是能有机会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不失为一个更好的经历和成长。”市民谭女士铆着一股劲,希望有朝一日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在众人期盼下,2022年初,成都市首个面向普通艺术爱好者开放的展示空间——“方寸间市民艺术共享空间”正式与市民见面。截至目前,“方寸间”线上线下共开展了35场艺术展览,展出作品总计625件,吸引了20.78万次线上浏览、10.7万人次到场参观。

颇具新意的小型展览方式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平台,为市民带来了视觉享受和艺术提升,也以一种崭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推动全民参与的艺术共享氛围,让更多人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结束公益课学习后的学员,陪伴等待孩子学习的家长,除了匆匆“路过”,更有了一方天地让大家驻足欣赏,获得更多的“文化服务价值”。

为了增强展览互动性和趣味性,2023年“方寸间”还创新实施了投票机制,观众用五颜六色的贴纸投出最爱一票,大方展示自己的审美和热情。不定期举办的艺友交流活动中,艺术工作者、艺术爱好者和普通观众齐聚一堂探讨分享,为全民美育插上翅膀。

方寸之间见民心。不少市民默默地为这个温馨的空间献出自己的力量。成都市民胡先生每个周末都要带女儿来参加青羊区文化馆的硬笔书法少儿班。在休息等待的时候,馆内工作人员手里的图纸引起了他的兴趣。“我是做设计的,很乐意分享自己的一些经验。”和工作人员一番交流后,胡先生愉快地加入“方寸间”的设计和制作中。

休息区变展览馆

绘画展、面塑展、摄影艺术专题展、立体纸浮雕艺术展……每个月的展览排得满满当当,不到30平方米的空间里,承载着群众内心的一个个小梦想,让馆舍的“金角银边”价值最大化,实现了文化馆空间功能上的“微更新”。

“方寸间”就是取“方寸之间,可纳百川”之意,象征着这一市民艺术共享空间极强的包容性。据负责“方寸间”运营的工作人员介绍,充分考虑“颜值”因素的吸引力,“方寸间”的“小而美”以新的审美品质呼应了群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吸引了各类群体广泛参与,也成为曝光率较高的年轻群体“网红”打卡地。同时,365天不间断的展出更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具体践行中塑造着每个个体的审美趣味。

“方寸间”既是群众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及传播文化的“一扇窗”,更是青羊区文化馆打造城市文化新空间、展现现代人文关怀和文化体验的“一面镜”。青羊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青羊区文化馆下一步将精准定位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丰富优秀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让人人都能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政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