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卓尔 刘 阳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各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如今,我们村里建设了图书馆、村史馆、文化院坝、民族文化广场等农村文化活动阵地,搭建起多样的群众文化舞台,免费开放给村民使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郑望春代表说,古路村悬崖索道建成后,交通便利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了村民家门口。“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关系乡村文明建设成效和群众获得感,要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郑望春代表表示。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近年来,我国文化生产力和创造力不断释放,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喷涌而出,带给群众切实的获得感。
“要创作出更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的优秀电影作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傅若清委员表示,“我们将坚定文化自信,从新时代的万千气象中挖掘反映现实生活的闪光题材,满怀真诚地拍摄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们对苗绣等贵州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保护、创新,通过民族文化产品、手工艺产品等,创新演绎非遗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之美、文化之美。”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代表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夏华代表认为,应培育数字艺术、数字创意等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新型文化消费模式,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